草野自寥廓,茅堂此隐沦。
傍林驯鸟雀,开径剪荆榛。
道路风尘息,烟霞岁月新。
浮云随去住,别有一家春。
草野自寥廓,茅堂此隐沦。
傍林驯鸟雀,开径剪荆榛。
道路风尘息,烟霞岁月新。
浮云随去住,别有一家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卢龙云以“廓处堂”为题,将自己隐居于广阔的田野与简陋的茅屋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生动展现。
首句“草野自寥廓”,开篇即点出环境的广阔与自然的辽远,暗示了诗人远离尘嚣的心境。接着,“茅堂此隐沦”一句,点明了诗人的居住之所,以及他选择在此隐居的原因,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情怀。
“傍林驯鸟雀,开径剪荆榛。”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鸟雀在林边驯服地飞翔,小径被开辟出来,荆棘被修剪得井然有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尊重与爱护。
“道路风尘息,烟霞岁月新。”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道路上的尘埃已消散,仿佛时间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岁月也因此而显得格外清新。
最后,“浮云随去住,别有一家春。”诗人以“浮云”象征变幻无常的人生,表达了他对自由与变化的接纳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即便是在隐居生活中,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春天,展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隐居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