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清梦惬,携手课云烟。
买木支危栋,扶梁待怒泉。
老僧谈竹理,园叟乐花天。
坐久浑忘我,山禽□面穿。
十年清梦惬,携手课云烟。
买木支危栋,扶梁待怒泉。
老僧谈竹理,园叟乐花天。
坐久浑忘我,山禽□面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山中听昄亭的欢聚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十年清梦惬”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十年宁静生活的满足与怀念,暗示了这次相聚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重逢。接着,“携手课云烟”描绘了两人在云雾缭绕的山间漫步的情景,体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对自然美景的共同欣赏。
“买木支危栋,扶梁待怒泉”两句则展现了重建亭阁的过程,既有对物质世界的关注,也蕴含着对生活细节的精心安排。通过“老僧谈竹理,园叟乐花天”,诗人巧妙地将僧侣与农夫的形象融入其中,通过他们的对话和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展现了不同人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和谐共处。
最后,“坐久浑忘我,山禽□面穿”表达了长时间沉浸在自然与友情之中的状态,仿佛时间停滞,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山禽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生动的自然气息,也象征着自由与和谐,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是一幅充满诗意的山水画卷。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