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张之洞联》
《挽张之洞联》全文
清 / 梅光远   形式: 对联

房杜相业、伏董儒宗,国老重三朝,岂徒中外瞻依、东南保障;

虞夏开庠、周孔布宪,元臣殂一个,想见庙堂吁咈、坰野哀吟。

(0)
鉴赏

此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著称,巧妙地将张之洞与古代贤臣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其卓越功绩和深远影响的高度赞誉。

上联“房杜相业、伏董儒宗”以“房”指房玄龄,“杜”指杜如晦,他们是唐代初年的名相,被誉为“房谋杜断”,象征着张之洞在政治领域的杰出才能。“伏”指伏胜,是汉代著名的儒家学者,而“董”则指董仲舒,汉代思想家,二人皆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张之洞在学术和政治上的双重贡献,如同古代的贤相和儒宗一样,对国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联“国老重三朝”中的“国老”是对年高德劭、深受朝廷敬重的老臣的尊称,此处用来形容张之洞,表明他在多个朝代都备受重视。“三朝”则泛指多个时期或多次任职,暗示其长期为国效力。“岂徒中外瞻依、东南保障”进一步赞扬了张之洞不仅在国内享有崇高的威望,还对东南地区乃至全国的安全稳定起到了关键的保障作用。

上联“虞夏开庠、周孔布宪”中,“虞夏”指的是古代的虞舜和夏禹,他们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之一,而“庠”则是古代的学校,这里借指教育事业。“周孔”则指周公和孔子,他们是儒家文化的奠基人。此句通过历史典故,赞美张之洞在教育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如同周公和孔子一样,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联“元臣殂一个”中的“元臣”是指地位显赫、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大臣,此处用来形容张之洞。“殂”则表示去世,表达了对张之洞逝世的沉痛哀悼之情。“庙堂吁咈、坰野哀吟”则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朝廷和民间对张之洞逝世的深切哀思,庙堂之上,大臣们会聚一堂,表达哀悼之情;而郊野之间,百姓们也会自发地哀悼,显示出张之洞在社会各阶层中都有着极高的声望和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高度赞扬了张之洞在政治、学术、教育等多个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去世后在社会上引起的广泛哀悼,展现了其深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

作者介绍

梅光远
朝代:清

猜你喜欢

三山渡口

春水三山渡,斜阳八字堤。

河淤树身短,沙截草痕齐。

地纳黄流大,天衔浚泽低。

故人不我见,愁思使人迷。

(0)

塞上四首·其一

穷边四十里,野户两三家。

山腹过云影,波光战日华。

汲泉寻涧曲,樵路入云斜。

随分坡田罢,还簪野草花。

(0)

拟陶和许至忠二首·其一

西日颓残照,北风凛寒威。

侏儒饱欲死,幽人独无衣。

不上北阙书,甘采西山薇。

曾子已再化,宁蘧早知非。

岂不乐仕宦,恐与心事违。

柴桑旧三径,吾行其庶几。

尚怜渊明翁,颇负责子讥。

隐几茅檐下,聊欲曝斜晖。

(0)

河中八咏·其四逍遥楼

黄河城上逍遥楼,何人能作逍遥游。

断霞落日今犹古,明月清风春复秋。

千里兵尘常漠漠,五年心事漫悠悠。

中条太华不忍见,云自高飞水自流。

(0)

儿子以诗酒送文伯起既而复继三诗予喜其用韵颇工为和五首·其一

山肩吾子类贾岛,火色我侬输马周。

但得把螯同一醉,绝胜侧目避监州。

(0)

哭僧义和二首·其二

竹杖芒鞋上翠微,山川良是昔人非。

无心野鹤穿云去,洗钵山童带月归。

醉墨旧书云老壁,胜游常扣赞公扉。

老人手种堂前柏,不见苍皮四十围。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