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女飞来九月霜,尊前含笑佩萸囊。
自知不是柴桑客,也向莲花礼法王。
青女飞来九月霜,尊前含笑佩萸囊。
自知不是柴桑客,也向莲花礼法王。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九月时分,青女(传说中的霜神)降临,带来了寒霜。诗人在宴饮的场合中,手持装有茱萸的香囊,面带微笑。诗人自谦并非隐居柴桑的陶渊明那样的人物,但仍以敬意仿效莲花般的清净,向佛法中的法王行礼。通过此诗,佘翔表达了对自然季节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佛教禅意的亲近和尊重。整体上,诗歌富有深沉的哲理和淡泊的生活态度。
风约帘波,锦机寒、难遮海棠烟雨。
夜酒未苏,春枕犹敧,曾是误成歌舞。
半褰薇帐云头散,奈愁味、不随香去。
尽沈静、文园更渴,有人知否。懒记温柔旧处。
偏只怕、临风见他桃树。
绣户锁尘,锦瑟空弦,无复画眉心绪。
待拈银管书春恨,被双燕、替人言语。
意不尽,垂杨几千万里。
闲较新诗意未降,吟髭撚断数茎霜。
忽然得句笑声发,惊起花间蝶也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