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丝风乱。花里红墙短。一抹柳烟疏欲断。
春色六桥重见。衣香鬓影轻舟。金尊檀板层楼。
独向小窗闲坐,满庭细草生愁。
晴丝风乱。花里红墙短。一抹柳烟疏欲断。
春色六桥重见。衣香鬓影轻舟。金尊檀板层楼。
独向小窗闲坐,满庭细草生愁。
这首《清平乐》描绘了一幅春日湖畔的细腻画面。开篇“晴丝风乱”,以轻柔的春风和飘动的晴丝起笔,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略带慵懒的氛围。接着“花里红墙短”一句,将视线引向了湖边的景致,红墙在花丛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雅致。
“一抹柳烟疏欲断”描绘了柳树在微风中的轻盈姿态,仿佛烟雾般轻柔,又似乎随时可能断裂,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脆弱之美。“春色六桥重见”则点明了地点,暗示着诗人对这一景象的熟悉与喜爱,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怀念。
“衣香鬓影轻舟”一句,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如衣香、鬓影,以及轻舟的动态,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湖面上微风拂过时的轻盈与惬意。“金尊檀板层楼”则转而描绘了湖畔建筑的奢华与雅致,金尊檀板象征着高雅的宴会场景,与自然美景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诗作的文化气息。
最后,“独向小窗闲坐,满庭细草生愁”两句,以诗人独自一人面对满庭细草的情景收尾,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沉思,也暗示了对时光流逝、春色易逝的感慨。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黑水之北山崷崒,阴岑遮回半边日。
孤根低蟠地底深,方顶高耸云间出。
暮色入林生黯黪,阳光满野转萧瑟。
棱棱白石砺锋铓,惨惨黑纹傅髹桼。
岂有藤萝缀长蔓,更无楂栗垂秋实。
鬼神呼雨峰峦重,魍魉啸风崖壑溢。
我行其下畏窅窱,人迹未逢增懔慄。
径途在眼又辙迷,隶子攒眉愁路失。
涧水曲注走蛇蚓,峡角束窘罗梏桎。
最忧棘茨能破肌,为陷坑阱屡屈膝。
负耒不见收野芋,登梯谁与割崖蜜。
扪参历井古所难,履险乘危兹未毕。
仙药旧闻采方壶,天池行且窥太乙。
滈沣鄠杜不汝容,寂寂孤云闭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