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范遥同异代心,琳宫香火道缘深。
诗家风味今谁在,定访弥明与共吟。
颜范遥同异代心,琳宫香火道缘深。
诗家风味今谁在,定访弥明与共吟。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名为《追和范文正公鄱阳诗.降圣节诣天庆观因谒颜鲁公范文正公祠堂用赠御赐名道士韵》。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颜真卿与范仲淹的敬仰之情,以及对道家文化的深刻理解。
“颜范遥同异代心”,诗人开篇即以颜真卿与范仲淹相提并论,赞美他们虽生于不同年代,却有着相通的心志与精神追求。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和政治家,而范仲淹则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两人都以其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贡献为后世所景仰。
“琳宫香火道缘深”,诗人接着描绘了天庆观内香烟缭绕、道家文化深厚的情景,表达了对道家信仰的尊重与向往。这里的“琳宫”指的是华丽的宫殿或庙宇,常用来形容道教的神庙或观宇。
“诗家风味今谁在”,诗人在此提出疑问,表达了对当今文人墨客是否还能保持古代诗人那种独特韵味的思考。这既是对当时文风的一种反思,也是对传统诗歌艺术传承的关切。
“定访弥明与共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决心拜访那些能够与自己共同探讨诗歌艺术、传承传统文化的智者,希望能够与他们一起吟诗作赋,延续古代文人的精神风貌。这里“弥明”可能是指一位能与诗人共鸣的智者或诗人,共同探讨诗歌之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体现了其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通过对比古今,诗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与期待。
西风老我。叹长此、霞浦烟村,浮根飘泊。
水国花疏,早被哀鸿知觉。西楼被薄。
黯白石、云沈红萼。芦荻外、枫霜渔火。阳斜潮落。
簇红原非寂寞。稻粱谋、处稳信音空托。
茎叶无多,啖尽朝饥犹昨。重阳待作。
菰米酿、聊共杯杓。枯丛鹊。悔与汀鸥为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