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晓景》
《晓景》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树带晓霜寒矗矗,山含宿霭远重重。

谁家收得汾阳笔,八幅罗浮晦景浓。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景色的细腻与宁静。首句“树带晓霜寒矗矗”,以“树”为主体,通过“晓霜”和“寒”字,营造出早晨初霜覆盖树木,寒气袭人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感觉。“矗矗”二字则生动地描绘了树木在晨霜中挺立的姿态,仿佛是大自然的守望者。

接着,“山含宿霭远重重”,将视线转向远处的山峦,用“宿霭”形容夜晚遗留的雾气,随着晨光的逐渐驱散,山峰显得更加深远而朦胧,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空间感。这里运用了“远重重”来强调山的辽阔与深远,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后两句“谁家收得汾阳笔,八幅罗浮晦景浓。”则以一种超脱的视角,将自然景观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这里使用了“汾阳笔”这一典故,汾阳是唐代名将郭子仪的封号,其笔意通常指高超的艺术技巧或深厚的文学功底。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自然美景比作艺术家手中的笔墨,暗示着即使是再高明的画家也难以完全捕捉和描绘出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和深邃之美。同时,“八幅罗浮晦景浓”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难以言表的意境,罗浮指的是罗浮山,此处用以象征自然之美的集大成者,而“晦景浓”则表达了即使是最优秀的艺术作品也无法完全展现自然之美的深沉与丰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的相互映照,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时事·其一

黄阁自清邃,相公生较迟。

可怜多难日,犹似太平时。

绝技摸棱手,间情歇后诗。

死伤都不问,丙吉是良师。

(0)

送亨甫归邵武

今时无贺监,谁识谪仙才。

旷世此诗笔,随身唯酒杯。

红颜疑易老,白眼怪难开。

归过任城下,狂歌定几回。

(0)

天涯话别图

皓首迁官仍万里,羁鸿分影乍惊秋。

匆匆香国三年住,莽莽边城两度游。

客梦易醒偏夜雨,天涯难买是归舟。

相逢重话西园旧,藓径筠廊卷里留。

(0)

卑栖

面面云峰好,荒衙置此间。

吏人随鸟集,宾友访僧还。

水气石边静,松声风外间。

卑栖吾自足,犹胜买青山。

(0)

读律·其三

义正本仁育,信立智不违。

上下亲疏间,尤指礼为归。

咄哉申不害,但矜恣睢威。

何者为《孤愤》,说更陋韩非。

律学包五德,出彼乃入兹。

堂堂复正正,谁似当代规。

第云民可由,安得民共知。

(0)

送春

漠漠轻阴护绿苔,小庭芍药已全开。

多情最是深宵雨,尚带春声入梦来。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