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照赪霞,高台望归翼。
平原周远近,连汀见纡直。
葳蕤向春秀,芸黄共秋色。
薄暮伤哉人,婵媛复何极。
积水照赪霞,高台望归翼。
平原周远近,连汀见纡直。
葳蕤向春秀,芸黄共秋色。
薄暮伤哉人,婵媛复何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景。开篇两句“积水照赪霞,高台望归翼”通过水面反射的晚霞与高台上眺望归途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家园的渴望和向往。随后的“平原周远近,连汀见纡直”则是对广阔平原和曲折河岸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开阔与连绵。
接着,“葳蕤向春秀,芸黄共秋色”通过春天植物的繁盛和秋天农作物的成熟,勾勒出四季更迭的生机与丰收,这些都是诗人心中理想家园的美好画面。
最后,“薄暮伤哉人,婵媛复何极”则是诗人在黄昏时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感叹。这里“薄暮”代表着日落时分,常常引起人们对远方的思念;“婵媛”字面上指美好而难以实现的事物,这里形容的是诗人对于家乡无尽的怀念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传达了游子对故土的深情。这种思乡之情,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种常见且深刻的情感表达,它折射出人与自然、人与家园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弱龄诵图经,雅志爱丘壑。
良朋订远游,名山赴幽约。
杪秋天宇清,始至谐夙诺。
心迈易跻攀,步健轻岑崿。
晓行陟诸峰,周览淩峻削。
皛皛游氛敛,霏霏寒气薄。
霜木耸巘高,风泉洒空落。
迹绝洞疑扃,云攒岫如幕。
搴萝上松门,临坪出烟阁。
桂丛隐可招,暂托幽人乐。
地远声总销,谷虚神更跃。
眷言怀昔贤,来者视犹昨。
窅默得天游,何用耽人爵。
毕婚非达言,从此访灵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