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夕登亭曾待月,新秋转瞬望仍过。
底因识得无迁处,依旧清光映女萝。
夏夕登亭曾待月,新秋转瞬望仍过。
底因识得无迁处,依旧清光映女萝。
此诗描绘了诗人夏末秋初时节,在四面云山亭中等待明月的情景。首句“夏夕登亭曾待月”,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夏日傍晚,诗人登上亭子,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月亮的升起。次句“新秋转瞬望仍过”,则表达了时光流转之快,转眼间已是秋天,但月亮并未如期而至,暗示了等待的漫长与失落。第三句“底因识得无迁处”,转折之处,诗人似乎在思考,为何月亮未能如愿出现,这句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思,以及对未知事物的探寻。最后一句“依旧清光映女萝”,以月亮的清光照耀女萝(一种藤本植物)的形象收尾,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虽未见月,但仍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到美的感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景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生命哲理的思考。
五官各效用,四肢同一体。
惟兹左右手,相依甚唇齿。
伸屈影随形,拮据臂使指。
嗟予苦支绌,双肘常搁几。
右腕勤握笔,左亦藉伸纸。
奈何筋力衰,酬酢艰拜跪。
若非借手援,一蹶奚由起。
手为足代僵,足赖手相抵。
笃哉手足情,左右之曰以。
右有左不宜,终觉妨举止。
眇也犹能视,跛也犹能履。
两手如两翼,折一差池矣。
独任方知难,分劳将何恃。
颠而不能扶,则将焉用彼。
药少不龟灵,医谁折肱技。
瑟缩困寒冬,春渐回腕底。
偏枯得吹嘘,废疾起衰靡。
苦乐本相关,休戚同一视。
把臂重拊摩,合掌共欢喜。
痛定还思痛,骨肉何彼此。
从兹互提携,战兢慎伤毁。
吾老手已疲,常怀失足耻。
谁谓同气亲,交愈乃如是。
世有袗臂人,未解疾痛耳。
《去冬在郡因拜跪倾跌,致伤左腕,历七旬之久。左既不胜其苦,右亦倍形其劳,今幸小愈,感而吟此》【清·刘绎】五官各效用,四肢同一体。惟兹左右手,相依甚唇齿。伸屈影随形,拮据臂使指。嗟予苦支绌,双肘常搁几。右腕勤握笔,左亦藉伸纸。奈何筋力衰,酬酢艰拜跪。若非借手援,一蹶奚由起。手为足代僵,足赖手相抵。笃哉手足情,左右之曰以。右有左不宜,终觉妨举止。眇也犹能视,跛也犹能履。两手如两翼,折一差池矣。独任方知难,分劳将何恃。颠而不能扶,则将焉用彼。药少不龟灵,医谁折肱技。瑟缩困寒冬,春渐回腕底。偏枯得吹嘘,废疾起衰靡。苦乐本相关,休戚同一视。把臂重拊摩,合掌共欢喜。痛定还思痛,骨肉何彼此。从兹互提携,战兢慎伤毁。吾老手已疲,常怀失足耻。谁谓同气亲,交愈乃如是。世有袗臂人,未解疾痛耳。
https://shici.929r.com/shici/FweV2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