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林汉孟赴召天京》
《赠林汉孟赴召天京》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七峰岩下旧逃名,何事輶轩赴上京。

白首相逢萍梗别,青山谁共薜萝情。

疏烟野火丹阳骑,远树春风白下莺。

想到都门知己在,南宫西掖有逢迎。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赠林汉孟赴召天京》描绘了友人林汉孟应召前往京城的情景。首句“七峰岩下旧逃名”暗示了友人曾隐居山林,逃避世俗名声;“何事輶轩赴上京”则表达了对友人出仕的惊讶和询问,輶轩象征着轻车简从,前往京都。

“白首相逢萍梗别”写出了两位老友重逢,如同浮萍聚散无定,流露出离别的感伤;“青山谁共薜萝情”借青山薜萝之景,寄托了对友人归隐山林的期望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疏烟野火丹阳骑,远树春风白下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象,展现了友人赴京路上的孤独与沿途风光,春风吹过,莺啼声中透出淡淡的离愁。

最后两句“想到都门知己在,南宫西掖有逢迎”,表达了对友人在京城中遇到旧识和得到接纳的期待,也暗含了对友人仕途顺利的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出仕的复杂情绪,又有对友情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赠吴玉臣太史·其一

冠冕楼高海月明,鹤书屡下未成行。

如何当代文中子,不为君王策太平。

(0)

荔枝·其三

每将佳果比佳人,自笑多生与种因。

粤艳闽香消受遍,不曾嚼蜡视横陈。

(0)

次王雪澄赠实甫韵·其一

未除鳌愤龙愁气,曾伍麖头鼠目官。

雷雨文章惊世易,云霄毛羽置身难。

千秋位业馀尘土,四海知交几胆肝。

满眼东西南北水,不妨平地看流湍。

(0)

再叠前韵·其四

泪洒千秋绝妙辞,风流何处有吾师。

一编断烂前朝报,百感凄凉乐府诗。

梦里藏舟移夜壑,醉中呼剑斫雌霓。

秋江冷共鱼龙卧,不尽平居故国思。

(0)

次韵寄谭彤士桂林·其三

怕向宣南说旧游,烽烟满目客登楼。

欧阳门下吾尤愧,但有文章放出头。

(0)

寄答陈梦石明经即题其东溪吟章·其二

身原博士非关■,天遣穷人最是诗。

消受时名但馀技,空山谁识老经师?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