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李子永二首·其二》
《挽李子永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封侯寂寞空飞将,佳句流传自谪仙。

半世作民才六考,他年垂世有千篇。

箧中酬唱都无恙,天外音书不复传。

五岭三苗底处所,千岩万壑若何边。

(0)
翻译
功成名就的将领却感到孤独,佳作流传是因为贬谪的诗人。
他半生为百姓,著作仅六次科举考试般有限,但未来将留下千篇诗篇。
箱中的酬唱之作都完好无损,但天外的书信再也不会传来。
五岭和三苗之地究竟在哪里,那千岩万壑的边界又在何方。
注释
封侯:指功成名就。
寂寞:孤独。
谪仙:指李白,因其才华被称作‘诗仙’。
半世:大半辈子。
六考:古代科举考试六次。
垂世:流传后世。
酬唱:相互赠答的诗文。
无恙:完好无损。
天外:比喻远方或去世的人。
音书:书信。
五岭:中国南方的山脉。
三苗:古代南方民族。
底处所:具体位置。
千岩万壑:形容山势险峻。
边:边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对好友李子永的挽诗,表达了对李子永才华横溢却未得封侯显达的惋惜,以及对其文学成就的赞美。"封侯寂寞空飞将"一句,以"飞将"比喻李子永的军事才能,但未能封侯,显得孤独落寞;"佳句流传自谪仙"则称赞他的诗句如同谪仙之作,流传后世。

"半世作民才六考"描述了李子永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民间度过,尽管经历坎坷,但创作才华仍在六次科举考试中得以展现。"他年垂世有千篇"预示着他的作品将会流传千百年,成为不朽之笔。

"箧中酬唱都无恙"提及他们之间的诗歌唱和,虽然人已逝去,但这些珍贵的文稿留存完好。然而,"天外音书不复传"又暗示了与友人往来的书信不再,增添了哀伤之情。

最后两句"五岭三苗底处所,千岩万壑若何边"描绘了想象中的李子永可能身处偏远之地,但即使在崇山峻岭之间,他的精神和诗篇似乎无边无际,象征着他的影响深远。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富有哲理的挽诗,既赞扬了李子永的才情,也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哀思。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踏莎行.大兄寄示京口怀古词

白日西驰,大江东注。朝朝暮暮相逢处。

其旁坐老有青山,不愁不笑看今古。

渡口帆樯,波心钟鼓。后人又逐前人去。

莫将词句掷寒涛,多情恐惹蛟龙怒。

(0)

望江南.晚步

闲晚步,綦迹印苔深。

蕉响疏风来别院,烟迷宿鸟语幽林。明月出花阴。

(0)

探春.又题“春江后游图”

鸿爪前尘,鸭头新涨,樟亭潮落时候。

画鹢冲波,凉蟾出海,天水空明如昼。

莫道闲花月,似赤壁、当年还又。

羽衣此日翩翩,玉人应共携手。

休恨秋风去久,看镜里青娥,照人依旧。

万古圆期,一江幽梦,忍唱晓风杨柳。

重问鸥盟处,可省识、诗稿黄九。

浪迹归来,醉怀何限回首。

(0)

庭院深深.登楼望五亩园

夜雨池塘新涨满,翠痕如沐遥山。

园林萧寂不开关。输它鱼翠,来往占花湾。

旧事已随飞絮散,海榴红泪斑斑。

楼台高寄绿波间。柳阴垂钓,羡煞那人闲。

(0)

昭君怨.元宵理发,折去一梳,忆非佳兆,作此自解,自妄言之,非妄想也

恰恰弓弓如月。常伴妆台梳栉。镜里一丝丝。

是伊知。偿足卖钗风韵。减却纤纤一寸。

纵此懒云鬟。换金冠。

(0)

南乡子

疏雨滴重檐。镜里霜华昨夜添。

一片冷云扶不起,恹恹。拈住浓香莫卷帘。

半响嫩寒严。带减茱萸一束纤。

刀尺催人双腕弱,掺掺。愁绪如丝懒去拈。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