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携鸠杖,狂时倒鹖冠。
晚山当座出,风竹满楼寒。
独酌世情远,长歌春事残。
不知桃李发,白首几回看。
随处携鸠杖,狂时倒鹖冠。
晚山当座出,风竹满楼寒。
独酌世情远,长歌春事残。
不知桃李发,白首几回看。
这首明代诗人谢榛的《重过张氏园林二首(其二)》描绘了诗人独自游园的场景。首句“随处携鸠杖”写诗人手持鸠杖,随意漫步,显示出他的闲适和老态。次句“狂时倒鹖冠”则暗示诗人或许在醉酒时摘下鹖冠,流露出一种不拘小节的狂放个性。
“晚山当座出”描绘了园林中的景致,山峦在夕阳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主动迎向诗人,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风竹满楼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清风吹动竹林,带来丝丝凉意,增添了孤寂之感。
“独酌世情远”表达了诗人与世隔绝的心境,独自饮酒,远离尘世纷扰。“长歌春事残”则寓言时光流逝,春天将尽,诗人借歌声感叹岁月无情。
最后两句“不知桃李发,白首几回看”,诗人感慨不知多少次春天来去,自己已白发苍苍,仍未见桃李花开的盛况,流露出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个人的游园经历,寓含了诗人对生活、岁月的深沉思考。
文章方伯早悬车,喜挹清风步二疏。
好水好山供大隐,非村非郭足幽居。
一缸绿蚁新醅酒,万轴牙签旧赐书。
满眼儿孙终日醉,人生适意更何如。
南山有高士,栖息岩壑间。翩翩鹤?衣,棱棱鹿皮冠。
白石煮为食,丹砂驻其颜。
我欲求其人,举头隔云烟。
苍厓千万仞,可望不可攀。
昨宵梦见之,忽然登其巅。
知我苦辛志,念我跋涉艰。
欲授长生诀,鸡鸣夜已阑。
起坐长叹息,终焉老尘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