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睫僾然不见,蝇头老矣停披。
盲左邱明作传,瞎张太祝工诗。
蚊睫僾然不见,蝇头老矣停披。
盲左邱明作传,瞎张太祝工诗。
这是一首描写书房内景象的诗句,语言简洁而含蓄,意境幽深。诗人通过蚊睫、蝇头等微小物象,表现了时间流逝和个人视角变化的哲理。
"蚊睫僾然不见"一句,以蚊睫之细比喻事物的隐微,暗示了书房内光线昏暗或诗人视力模糊,无法看到那些平日清晰可辨的小东西。这里的“蚊睫”,既可以理解为物理上的蚊虫须毛,也象征着世间万物细小而不易被察觉的变化。
"蝇头老矣停披"则是说诗人年岁已高,视力日衰,以至于连那些微小如蝇头之物都难以辨识。这两句通过对比蚊睫和蝇头的可见性,生动地描绘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感官变化。
接下来的"盲左邱明作传,瞎张太祝工诗"则是一种超脱物外、自在飞扬的境界。"盲左邱明作传"中的“盲”,暗示了诗人对世事已不再执着,而是更加注重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瞎张太祝工诗"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以诗自娱的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在这种感慨中所寻求的一种精神超脱。它不仅是对书房景象的刻画,更是一种生命境界和内心世界的探讨。
蹩躠登高山,失身落泥滓。
豺虎游道旁,耽耽向人视。
却行归故居,已非旧邑里。
昔日桑麻田,强半成海水。
无数蛟与蜺,率族来踞此。
眼看平地上,浩荡风波起。
我欲施钓纶,惜哉无钓饵。
谁能逐狂澜,走入鱼腹死。
近者陶元亮,招我桃源里。
芦中呼扁舟,萍浮长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