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晖上人独坐亭》
《晖上人独坐亭》全文
唐 / 戴叔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萧条心境外,兀坐独参禅。

萝月明盘石,松风落润泉。

性空长入定,心悟自通玄。

去住浑无迹,青山谢世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īshàngrénzuòtíng
táng / dàishūlún

xiāotiáoxīnjìngwàizuòcānchán
luóyuèmíngpánshísōngfēngluòjiànquán

xìngkōngchángdìngxīntōngxuán
zhùhúnqīngshānxièshìyuán

注释
萧条:清寂、冷落。
心境外:心境超脱于世俗之外。
兀坐:独自静坐。
参禅: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静思冥想。
萝月:藤萝下的月亮。
盘石:大石。
润泉:湿润的泉水。
性空:心性空灵。
长入定:长时间处于禅定状态。
心悟:内心领悟。
通玄:理解深奥的玄妙道理。
去住:来去。
浑无迹:毫无痕迹。
青山:青翠的山峦。
谢世缘:断绝尘世的缘分。
翻译
心境清寂,独自静坐参禅。
月光洒在岩石上,松风吹过带来湿润泉水声。
心性空灵,常处于禅定状态,领悟深奥的玄理。
来去无痕,与世无争,只愿在青山中度过此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在自然中静坐参禅的景象。"萧条心境外,兀坐独参禅"表明诗人远离尘世的喧嚣,以一种超然的心态独立地进行禅修。"萝月明盘石,松风落润泉"则是对周围环境的描绘,月光洒在平坦的岩石上,松林中传来阵阵清新的风声和潺潺的泉水声,这些都是修行者沉浸于禅定时所感受到的自然之声。

"性空长入定,心悟自通玄"展现了诗人通过禅坐逐渐达到性格空明,心灵深处与宇宙之道相通融。这里的“性空”意味着超越世俗的束缚和欲望,而“心悟自通玄”则表达了一种直接体悟生命真谛和宇宙奥秘的状态。

"去住浑无迹,青山谢世缘"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生与死、存在与消逝之间的关系,暗示了修行者对于尘世的超脱。"去住浑无迹"意味着生活和死亡都已变得模糊不清,没有明显的痕迹可寻;而“青山谢世缘”则是修行者与世俗的告别,青山成为了他与尘世联系的最后象征。

整首诗通过静谧的自然景色和禅坐的心境体验,传达了一个超脱世间纷扰、达到心灵净化和精神自由的主题。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朝代:唐   字:幼公(一作次公)   籍贯:润州金坛(今属江苏)   生辰:732—789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猜你喜欢

送王裘仲侍亲赴阙

置榻初相得,膏车忽起行。

秋风无限事,麦酒不胜情。

原宪何曾病,丘明竟有声。

从容湖上语,他日看功成。

(0)

和郡主簿绝句九绝·其二

俗论长纷若,微言仅梦如。

逢君挥玉麈,胜读十年书。

(0)

书颍州皇甫秘教书室

閒来便是日侵阶,窗下棋枰林下杯。

晓解扁舟又南去,百年还得几回来。

(0)

次韵渊明饮酒诗·其十五

岁晏霰雪集,客庭号北风。

老人不复出,兀睡小斋中。

忽然身且老,惜此岁时穷。

一弛不再张,吾身如挂弓。

(0)

南楼寺

灵鹫飞来处,南楼敞梵宫。

僧归明月下,人在白云中。

洗钵泉源近,传灯宝积通。

坐依龙象晚,钟磬满松风。

(0)

灵岩十二景·其五明孔山

凿开灵岩玲珑晓,一窍圆光似月明。

照古照今传万代,不知谁向此安名。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