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溪》
《东溪》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0)
注释
东溪:即宛溪,在作者家乡安徽宣城。
溪发源于天目山,至城东北与句溪合,宛、句两水,合称“双溪”。
溪中多石,水波翻涌,奇变可玩。
野凫:野鸭。
蒲茸:初生的菖蒲。
住不得:再不能停留下去了。
薄暮:黄昏。
翻译
我来到东溪边观赏溪景,面对着水中的孤石迟迟舍不得上船离开。
野鸭在岸边睡着,充满闲情逸趣;老树伸展着秀丽的枝干,繁花似锦,惹人喜爱。
溪旁短短的蒲草整齐得似乎经过修剪,平坦的沙岸,洁白的沙石仿佛多次被粗选细筛。
我虽然迷上了这里但不得不回去,傍晚到家马儿已累得精疲力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东溪》,描绘了诗人漫步东溪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首句“行到东溪看水时”,诗人兴致勃勃地来到溪边欣赏流水,第二句“坐临孤屿发船迟”则表现出他对眼前景致的喜爱,以至于不愿立即离去。接下来,诗人细致描绘了岸边野鸭悠闲栖息、老树开花繁盛的景象,"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著花无丑枝",展现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诗人运用比喻,赞美了溪边蒲草的整齐如修剪过一般,以及沙滩的洁净如同筛过的细沙。这些生动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清新与宁静。

然而,尽管诗人情感上并不厌倦这样的美景,但现实生活的责任使他不得不离开,“情虽不厌住不得”,傍晚时分,车马劳顿,不得不返回。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乡村画面,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忙碌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五十九

眉垂而杨,口默而方。了见源底,净极发光。

月魂排夜色,斗气濯秋霜。

谁嫌眼上瞋生角,我道机前影不章。

(0)

禅人写真求赞·其七十八

胸中事简,面上气和。白头随我老,青眼见人多。

一身幸且惭愧,千钵相从奈何。

曲木床头坐不语,玉蟾推月过星河。

(0)

禅人写真求赞·其三十八

太虚之心,万象之身。濯濯水中月,英英华上春。

而今到处相逢也,眼里无筋一世贫。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七十五

不可得而有,不可得而无。

寂寂十方坐断,寥寥一境清虚。

妍丑那能瞒净镜,青黄莫我染明珠。

刹海不能关锁月,夜来流影在珊瑚。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六十一

灵云却解见桃华,老眼如今冷淡些。

拈却面前案山子,柱门路直不横斜。

(0)

偈颂二百零五首·其四十六

去也五年,分疏不下,一句元无缝罅。

只知推过商量,谁信分明酬价。

玲珑底相知,莽卤底相讶。

宁可与晓事人相骂,不可共不晓事人说话。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