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兰桡绊客程。隔江不见越山青。
卧听箫管到三更。
罗帐镫昏寒渐峭,柁楼人语梦初醒。
不知是雨是潮声。
日日兰桡绊客程。隔江不见越山青。
卧听箫管到三更。
罗帐镫昏寒渐峭,柁楼人语梦初醒。
不知是雨是潮声。
这首《浣溪沙》由清代诗人张景祁所作,描绘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夜行舟的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日日兰桡绊客程”以“兰桡”点明了舟行的工具,暗示着诗人每日在水上奔波,远离家乡,表达了旅途的劳顿与对归家的渴望。接着,“隔江不见越山青”一句,通过视觉上的阻隔,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距离感,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江水与青山的对比,更添了几分凄凉与无奈。
“卧听箫管到三更”则将时间推进至夜晚,通过“箫管”的声音,不仅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幽深,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的波动。这一句中的“三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与深夜、孤独、思念等情感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意境。
“罗帐灯昏寒渐峭,柁楼人语梦初醒”两句,将画面聚焦于船舱内,通过“罗帐”、“灯昏”、“寒峭”等意象,描绘了一个寒冷而寂静的夜晚场景。同时,“柁楼人语”与“梦初醒”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展现了船员们忙碌与交流的场景,另一方面则突出了诗人的孤寂与自我反思。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既有外界的喧嚣与忙碌,也有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最后,“不知是雨是潮声”一句,以疑问的形式收尾,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探索。在这模糊的声响中,诗人或许在寻找答案,或许在冥想人生的意义,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浣溪沙》通过对舟行、夜色、箫声、寒意、人语等元素的细腻描绘,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夜晚舟行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对家乡、对生命意义的深切思考。
巫山信是阳云台,客行五日云不开。
阴晴何常有朝暮,夜雨少休明复来。
今朝水长不知数,没尽山根苍石堆。
东矶西矶尽如削,大滩小滩俱若雷。
不知瞿唐复何似,想见万顷淙一杯。
祗今水剂已壮矣,闻道陆程尤艰哉。
摩围隘口石生角,蹋飒坡前泥似醅。
眼前安得故园路,江沙江草便青鞋。
南风酿卑湿,滑滑病履舄。
竟日隐几坐,拳局不得适。
丹田恍澒洞,银海眩眵黑。
髀弱类跨鞍,臂强如运甓。
合体竞酸嘶,莫夜辄增极。
奏床不得眠,耿耿到明发。
黄妳共住久,来梦乃其职。
睡魔吾故人,曩是不速客。
招呼各偃蹇,莫效尺寸力。
周公无由来,咫尺今古隔。
彭尸不得去,罡骑无行色。
主客两愁绪,虚室浪生白。
人言老禅师,两胁不到席。
兹事恐未暇,但愿了今夕。
平生北窗眠,栩栩即圣域。
睡仙吾所慕,行步亦鼾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