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所闻溢吾耳,去年诵君书一纸。
古人三语得奇士,况此磊落数百字。
相逢千岩万壑里,有客如君请兄事。
才高自古人所忌,论高不售反惊世。
好诗取客如劵?,我无三者犹至是。
如君之贫不可避,如君之贫不可避,呼舟径度寒潮外。
十年所闻溢吾耳,去年诵君书一纸。
古人三语得奇士,况此磊落数百字。
相逢千岩万壑里,有客如君请兄事。
才高自古人所忌,论高不售反惊世。
好诗取客如劵?,我无三者犹至是。
如君之贫不可避,如君之贫不可避,呼舟径度寒潮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姜夔赠送给友人陈敬甫的作品,名为《送陈敬甫》。诗中表达了对陈敬甫才华的赞赏和对其贫困生活的同情。首句“十年所闻溢吾耳”表明诗人对陈敬甫的才学早有耳闻,印象深刻。接着提到去年读到陈敬甫的一篇文章,深感其文采斐然,称他为“磊落数百字”的奇士。
诗人感叹在崇山峻岭般的环境中相遇陈敬甫,视其为值得尊敬的朋友,表示愿意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然而,他也指出才高之人往往易遭人嫉妒,陈敬甫的高论虽能震动世人,却难以被接受。这里暗含了对陈敬甫才华可能遭遇的困境的忧虑。
最后两句“好诗取客如券,我无三者犹至是”,诗人以比喻表达对陈敬甫诗歌才华的珍视,即使自己不具备评判诗歌的三个条件(即“好诗取客如券”的“券”),仍能欣赏他的作品。诗的结尾,诗人感慨陈敬甫的贫穷无法回避,只能寄希望于渡过寒冷的潮水,寓意着对友人未来生活的关切和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美了陈敬甫的才华,也流露出对他的命运的担忧,体现了深厚的友情。
黄山峙立高崔嵬,上有飞仙时往来。
问之谁作东道主,舒啸亭中人姓回。
坐对危峰倒樽酒,偃仰胡床篆烟吐。
划然清响透云端,此意悠悠眇千古。
好是夜深孤月明,风松泉石清更清。
我来拟作叔夜辈,一听空山鸾凤声。
吾有西山桐,密邻桃与李。
得地自行根,受芘逾高藟。
上濯春云膏,下滋醴泉髓。
盘结侔循环,岐分类枝体。
乘虚肌体大,坟涨土脉起。
扶疏向山壤,蔓衍出林地。
愿偕久深固,无为半生死。
倘仪大厦材,合抑由兹始。
吾有西山桐,厥实状如乳。
含房隐绿叶,致巢来翠羽。
外滑自为穗,中虚不可数。
轻渐曝秋阳,重即濡绵雨。
霜后威气裂,随风到烟坞。
虽非松柏子,受命亦知土。
谁能好琴瑟,种之向春圃。
始知非凡材,诸木岂予伍。
昔年献赋去江湄,今日行春到却悲。
三径仅存新竹树,四邻惟见旧孙儿。
壁间潜认偷光处,川上宁忘结网时。
更见桥边记名姓,始知题柱免人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