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禽小小。叶底鸣声好。莫怪成阴偏太早。
轻把花时负了。彩云何处追寻。独倚阑干思深。
啼浸湘娥泪血,难消望帝春心。
翠禽小小。叶底鸣声好。莫怪成阴偏太早。
轻把花时负了。彩云何处追寻。独倚阑干思深。
啼浸湘娥泪血,难消望帝春心。
这首《清平乐》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汪东所作,以翠鸟为引,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翠禽小小",形象生动地刻画出小鸟的娇小可爱;"叶底鸣声好",则通过鸟鸣声的悦耳,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接下来,词人感叹翠鸟花开时节未能尽情欣赏,暗示时光易逝,"轻把花时负了",流露出淡淡的惋惜。
下片转向抒发个人情感,"彩云何处追寻",借云彩的飘渺不定,表达对远方或理想中的事物的追寻;"独倚阑干思深",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思考。最后两句"啼浸湘娥泪血,难消望帝春心",借用湘妃和望帝的典故,湘娥的泪水如泣如诉,望帝的春心难以消解,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人生哲理,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