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新水绿涟漪。嫩柳袅金丝。
扁舟载得春多少,轻摇过、芦荻沙堤。
惊起一双鸂鶒,飞来几点凫鹭。笔床茶灶总相随。
蓑笠不须披。烟波深处耽清趣,任逍遥、不管伊谁。
抱膝吟余好句,回头又得新诗。
一溪新水绿涟漪。嫩柳袅金丝。
扁舟载得春多少,轻摇过、芦荻沙堤。
惊起一双鸂鶒,飞来几点凫鹭。笔床茶灶总相随。
蓑笠不须披。烟波深处耽清趣,任逍遥、不管伊谁。
抱膝吟余好句,回头又得新诗。
这首元代沈禧的《风入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日画卷。开篇“一溪新水绿涟漪”,以简洁的词语勾勒出溪水清澈、波光粼粼的景象,绿意盎然。接下来,“嫩柳袅金丝”则通过描绘柔美的柳条在微风中轻轻摆动,犹如金色细线,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扁舟载得春多少”一句,诗人将春天的生机赋予扁舟,暗示着舟上承载的不仅是物质,更是满船的春色和诗人的情感。扁舟轻摇过芦荻沙堤,动静结合,更显悠然自得。“惊起一双鸂鶒,飞来几点凫鹭”,动态的水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和谐的欣赏。
下半阙转向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笔床茶灶总相随”,表达了他对清雅生活的热爱,无论何处都能找到创作灵感。诗人选择“蓑笠不须披”,流露出对自然无拘无束的向往,享受着烟波深处的宁静与自由。“烟波深处耽清趣,任逍遥、不管伊谁”,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深深沉醉,以及对自我心境的满足。
最后两句“抱膝吟余好句,回头又得新诗”,描绘了诗人沉浸在创作中的情景,无论是即兴吟咏还是回味刚才的景色,都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不断涌现新的诗句。整首词语言清新,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今日青春立,今年白发多。
酒杯欺我老,梅朵奈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