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光晓气雨氤氲,石磴千盘湿藓纹。
人步鸟声中半晌,路从树影里歧分。
荒园久废生春草,峭壁微凹补白云。
笑煞山灵迎送苦,朝朝车马自成群。
岚光晓气雨氤氲,石磴千盘湿藓纹。
人步鸟声中半晌,路从树影里歧分。
荒园久废生春草,峭壁微凹补白云。
笑煞山灵迎送苦,朝朝车马自成群。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尚书岭的景象。首句"岚光晓气雨氤氲",通过"岚光"和"晓气"展现了山间晨雾缭绕的朦胧美,"雨氤氲"则暗示了前一天晚上的小雨使得环境湿润。接下来的"石磴千盘湿藓纹",细致描绘了山路湿滑,青苔斑驳,增添了山行的艰辛与自然的生动。
"人步鸟声中半晌",写出了行人在鸟鸣声中缓步而行,时间仿佛在山间静谧中悄然流逝。"路从树影里歧分",进一步描绘了山路曲折,树影婆娑,增加了路径的神秘感。
"荒园久废生春草",暗示了这片土地曾经的废弃,如今却因荒芜而生机盎然,春草丛生。"峭壁微凹补白云",则以峭壁上的白云填补了空间的空白,展现出山势的峻峭和云雾的飘渺。
最后两句"笑煞山灵迎送苦,朝朝车马自成群",以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山灵日复一日迎接送往行人车辆的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于美景的向往和频繁的探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尚书岭的自然风光,以及人与自然的互动,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林朝崧对山水的独特感受和情感寄托。
他人工字书,美好若妇女。
猗嗟颜太师,赳赳丈夫武。
麻姑有遗碑,岁月亦已古。
硬笔可破石,镌者疑虚语。
惊龙索雷斗,口唾天下雨。
怒虎突围出,不畏千强弩。
有海珠易求,有山玉易取。
唯恐此碑坏,此书难再睹。
安得同宝镇,收藏在天府。
自非大祭时,莫教凡眼觑。
良友嗟尘网,相期物外游。
求珠非赤水,不死是丹丘。
机上麟交擗,樽中蚁乱浮。
仙家一度醉,人世几千秋。
药气多留鼎,茶香细出瓯。
尧人方旷荡,容易学巢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