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恩来解郡章,人间那复是重阳。
老身已许归三径,佳节何妨醉百觞。
但有笑容生面目,更无閒事挠心肠。
旁人不信吾归去,今日真成返故乡。
天上恩来解郡章,人间那复是重阳。
老身已许归三径,佳节何妨醉百觞。
但有笑容生面目,更无閒事挠心肠。
旁人不信吾归去,今日真成返故乡。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芾的作品,名为《和逐年九日阳字韵》。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重阳节(即双九节,即农历九月初九)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喜悦之情。
首句“天上恩来解郡章”展现了一个美好的愿景,那就是天降恩泽,使得一切困难和不快都得到解决,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接着,“人间那复是重阳”则表明这是一年中特别的日子,即双九节,这一天在古代中国被视为吉祥之日。
“老身已许归三径”显示了诗人的年龄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三径”指的是田园生活,意味着诗人想要远离世俗的纷争,过上一种宁静的田园生活。紧接着,“佳节何妨醉百觞”则表现出了诗人对于这个特别日子的喜悦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享受。
“但有笑容生面目,更无閒事挠心肠”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特别的日子里,只有笑容,内心没有任何烦恼。最后,“旁人不信吾归去,今日真成返故乡”则强调了诗人对于归乡的决心和喜悦,即便是别人不相信他会真的回家,但今天,他终于能够实现这个愿望,回到自己的故乡。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美好描绘,以及对归乡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家庭和根的深切向往。
微霜酿白露,一夜成新醅。
树叶沾之红,直如不胜杯。
缤纷缀水面,渔人为徘徊。
我顾谓渔人,何用多疑猜。
清溪八九月,那有桃花来。
相闻百里外,其山类天台。
中有双美姝,非复人间才。
题诗不用楮,红叶拾莓苔。
倘有相思句,可能为我媒。
尚方借剑心何壮,牌背书辞气渐低。
已分黄泉埋碧血,忽闻丹阙放金鸡。
花看上苑期吾弟,萱树高堂仗老妻。
且脱南冠北庭去,大宛东畔驾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