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深且幽,好住不肯住。
翻身入城隍,却向闹市去。
闹浩浩处冷湫湫,冷湫湫处看扬州。
四五百条花柳巷,二三千处管弦楼。
石门深且幽,好住不肯住。
翻身入城隍,却向闹市去。
闹浩浩处冷湫湫,冷湫湫处看扬州。
四五百条花柳巷,二三千处管弦楼。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守净所作的《偈二十七首(其十)》。诗中以独特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描绘了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态。首句“石门深且幽”形象地写出一个寂静、清幽的环境,暗示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然而,“好住不肯住”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挣扎,虽然喜欢这样的宁静,却又不愿停留。
接下来的两句“翻身入城隍,却向闹市去”,通过“翻身”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从静谧的山林跃入尘世喧嚣的决心。他选择的是繁华的“闹市”,这里“闹浩浩处冷湫湫”描绘了城市的热闹与背后的寂寥感。
最后两句“冷湫湫处看扬州,四五百条花柳巷,二三千处管弦楼”进一步描绘了扬州的繁华景象,花柳巷的艳丽与管弦楼的音乐,构成了一幅热闹而浮华的画面。诗人身处其中,似乎在繁华背后寻找某种寄托或反思。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尘世繁华的好奇和向往,又有对隐逸生活的留恋和思考。
逗晓晴烟敛。过书云、祥开五日,漏添宫线。
葭莞飞灰微度暖,眷着梅梢尚浅。
怪深院、笙箫如剪。
非雾非烟浮月观,应麟书,吐处豪英产。
迟绣斧,启华宴。楚腰舞彻霓裳遍。
拥金船,柔纤莹玉,十分争劝。
醉入无何休莫问,日下长安非远。
况一点、眉黄新见。
掩鼻功名须办了,赋归来、却访乔松伴。
应未许,雪枝汗。
挽红留翠,为东皇、那住二分春色。
燕舞回风莺度曲,晴昼光生瑶席。
天女擎香,长庚入梦,还有飞仙谪。
方瞳方颊,玉壶清浸胸臆。
休问辟谷延年,介君眉寿,自有阴功□。
膝下鹓雏俱擢秀,争奋摩天云翼。
白雪声中,黄流影里,且放琼舟侧。
醉乡深处,兴来时拊金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