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萧萧饥马鸣》
《萧萧饥马鸣》全文
元 / 李孝光   形式: 古风

萧萧饥马鸣,隔林见落月。

游子慕父母,岂复畏脱别。

负书或在船,津吏已催发。

临觞不能持,怊怅生白发。

况是江海永,岁晏多风雪。

风雪塞中路,不隔游子辙。

平生四方志,念此心欲折。

男儿各有愿,君子保明哲。

上思娱尊亲,下以浣悁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游子离家远行的孤独与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忧虑。首句“萧萧饥马鸣,隔林见落月”以马的饥饿嘶鸣和远处的残月,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游子内心的空虚与寂寞。接着,“游子慕父母,岂复畏脱别”,直接表达了游子对父母的深深眷恋,即使面对离别也无所畏惧。

“负书或在船,津吏已催发”描述了游子在船上读书,而渡口的官吏已经催促启程,预示着离家的紧迫。接下来,“临觞不能持,怊怅生白发”则通过饮酒时无法自持的情景,表现了游子内心的愁苦,甚至让白发在愁绪中生长,形象地展现了离家之人的苍老与疲惫。

“况是江海永,岁晏多风雪”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难与漫长,以及未来可能遭遇的严寒与风暴。最后,“风雪塞中路,不隔游子辙”强调了无论外界环境如何恶劣,游子的行程不会因此停止,体现了其坚定的决心与毅力。

“平生四方志,念此心欲折”表达了游子内心对于远方梦想的坚持与渴望,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无奈与痛苦。“男儿各有愿,君子保明哲”则是对所有追求理想之人的一种鼓励与告诫,希望他们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也能保持明智与谨慎。

“上思娱尊亲,下以浣悁洁”则点明了游子离家的最终目的——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以及自己的内心平静与清洁。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亲情的深切怀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与期盼,展现了游子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孝光

李孝光
朝代:元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猜你喜欢

和别清凉和上人

明朝解携白鹭洲,后日相望黄鹤楼。

建业水清供白酌,武昌鱼贱足音邮。

著身物外不无处,俛首人群非有求。

愿报西庵落成会,待公退卧侬归休。

(0)

龟山晚泊

春候半寒温,维舟淮上村。

长林补山豁,青草际潮痕。

久厌浮家役,重招去国魂。

禅房欲舒写,烟雨促黄昏。

(0)

悼王子开五首·其五

已矣知无憾,贤愚共此途。

白驹驰白日,黄发掩黄垆。

和氏终归赵,干将不葬吴。

驽痾如可彊,犹拟奠生刍。

(0)

和陈传道秋日十咏·其四秋晓

未捲半帘霜,犹疑在庭月。

倚树汲清泉,疏风猎华发。

(0)

江夏八咏·其七石镜亭

西戍夕阳晴,东城石镜明。

有山名八字,供作两眉横。

(0)

和林和靖先生梅韵·其四

一年佳处早梅时,钩引清风巧钓诗。

未分霜冷禁瘦朵,渐看春入奈愁枝。

晚尤奇特怜无伴,夜更分明不可私。

冷落更须凭酒煖,从今邹律未消吹。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