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舆五日到星源,握手斯文喜晤言。
门掩夜灯初下榻,筵开春雨正当轩。
僧来供茗饶风味,客起投壶杂笑喧。
知是政成多暇日,几人能却簿书烦。
肩舆五日到星源,握手斯文喜晤言。
门掩夜灯初下榻,筵开春雨正当轩。
僧来供茗饶风味,客起投壶杂笑喧。
知是政成多暇日,几人能却簿书烦。
这首明代诗人程敏政的《丁大尹燕予于万寿僧舍》描绘了一幅文人士大夫在僧舍聚会的闲适画面。首句“肩舆五日到星源”写出了旅途的劳顿,但抵达后与友人丁大尹的相见则充满了喜悦之情。"握手斯文喜晤言"直接表达了这种欣喜的交谈氛围。
第二句“门掩夜灯初下榻”描绘了夜晚僧舍内的情景,灯火微暗,主人刚刚安顿下来。接着,“筵开春雨正当轩”则将场景扩展到室外,春雨绵绵,恰好为户外宴饮增添了诗意。
“僧来供茗饶风味”写僧人献上香茗,茶香四溢,增添了聚会的雅趣。宾客们起身投壶嬉戏,笑声喧哗,体现了宾主尽欢的热闹场面。“知是政成多暇日”暗示丁大尹公务繁忙之余,能有此闲暇时光相聚,实属难得。
最后一句“几人能却簿书烦”,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忙碌生活中能摆脱文书事务,享受清闲时光的羡慕和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文人墨客在僧舍聚会的惬意与闲适,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相去三千里,闻蝉同此时。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忽尔弦断绝,俄闻管参差。
洛桥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明丽碧天霞,丰茸紫绶花。
香闻荀令宅,艳入孝王家。
几岁自荣乐,高情方叹嗟。
有人移上苑,犹足占年华。
金火交争正抑扬,萧萧飞雨助清商。
晓看纨扇恩情薄,夜觉纱灯刻数长。
树上早蝉才发响,庭中百草已无光。
当年富贵亦惆怅,何况悲翁发似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