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寒夜闻霜钟》
《寒夜闻霜钟》全文
唐 / 卢景亮   形式: 排律  押[侵]韵

洪钟发长夜,清响出层岑。

暗入繁霜切,遥传古寺深。

何城乱远漏,几处杂疏砧。

已警离人梦,仍沾旅客襟。

待时当命侣,抱器本无心。

傥若无知者,谁能设此音。

(0)
翻译
巨大的铜钟在漫长的夜晚响起,清脆的声音从层层山峦中传出。
在黑暗中,钟声如同密集的霜降般真切,远远地传到古老的寺庙深处。
不知何处的城市里,远处的更漏声与这钟声交织在一起,又有几处传来稀疏的捣衣声。
钟声惊扰了离人的梦境,也沾湿了旅人的衣襟。
等待时机,钟声似乎在告诫人们应当顺应命运,怀抱乐器本来就没有私心。
假如没有知音,又有谁能理解这钟声的深意呢?
注释
洪钟:古代大铜钟,通常用于寺庙或宫殿报时。
长夜:漫长的夜晚,常比喻艰难的时期。
层岑:重叠的山峰。
暗入:在黑暗中传入。
繁霜:密集的霜,这里形容钟声密集。
古寺:古老的寺庙。
远漏:古代计时的工具,此处指远处的更漏声。
疏砧:稀疏的捣衣声,常用来表示思乡之情。
离人:离家的人,指远离家乡的人。
旅客:旅行在外的人。
命侣:顺应命运的伴侣,这里指钟声与时间的关系。
无心:没有私心,指钟声公正无私地报时。
傥若:假如,如果。
无知者:没有理解钟声深意的人。
设此音:设置这样的声音,指敲钟的行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寒冷中寺庙钟声的画面。开篇“洪钟发长夜,清响出层岑”便营造出一个宏大而又超凡脱俗的声音场景,钟声在静谧的夜晚回荡,穿越山岭,显得既壮丽又神秘。紧接着,“暗入繁霜切,遥传古寺深”则让人感受到寒冷与寂静交织的氛围,钟声似乎能穿透一切,让远处的古老庙宇也沉浸在这清脆而又悠长的声音中。

“何城乱远漏,几处杂疏砧”一句,则将听者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钟声不仅在寺庙之间回响,甚至穿透了城墙,传到了远方,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这悠扬的声响。这里的“何城”和“几处”让人联想到无尽的时间与空间,钟声似乎跨越了时空的界限。

接下来的“已警离人梦,仍沾旅客襟”则表明这种声音不仅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还影响到了人们的梦境和远行者的衣襟。这不仅是对听觉的描绘,也是对心灵触动的一种写照。

“待时当命侣,抱器本无心”这两句,则透露出一种等待与宿命的哲思。钟声如同命运的召唤,而抱着钟的人似乎并不执迷于此,只是在遵循自然的节奏。

最后,“傥若无知者,谁能设此音”则带有一种对智慧和知识的反思。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那些有洞察力的人,谁又能创造出这样一种超凡脱俗的声音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钟声在夜晚的传播,不仅展示了声音的力量,也触及了时间、空间与人心的深处。

作者介绍

卢景亮
朝代:唐

卢景亮(?—806),字长晦,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少孤,有志义,书无不览。大历六年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授校书郎,十一年为荆南节度使张延赏掌书记、枝江尉,建中元年入为右补阙,贞元四年贬朗州司马,量移为和州别驾,永贞元年召为尚书郎,元和元年迁中书舍人,卒。《新唐书》卷164有传。
猜你喜欢

晚坐

蝙蝠交飞蚊正喧,夕光延我饭前轩。

明朝又有明朝事,不用燃灯且早眠。

(0)

寄南安沈照府

白发慈亲健,青春诸子贤。

堂东公事暇,高枕且陶肰。

(0)

送嘉定李吉夫进士

青帘绣柱练川船,忽过衡茅话昔年。

客邸壶觞乡语共,禁城钟鼓宦情悬。

慈恩寺里花迎马,郭隗台前剑倚天。

此去苍生应满望,春风进和卿云篇。

(0)

赠龙泉司训吴汝成

三间柿叶万株蕉,写尽群书更写骚。

半世青毡甘冷淡,数茎白发任飘萧。

韩欧门下源流远,李杜坛前勋业高。

嗟我无端怀旧故,□泉江上水滔滔。

(0)

用□寄林亨大·其二

霜风凋尽故山萝,为客空将铁砚磨。

白日光阴忙里□,紫霞心想醉时歌。

画将雕虎翻成狗,写得长鹥懒博鹅。

无奈昨宵归梦急,三江孤艇去如梭。

(0)

苏台怀古仍用萝韵呈陆孟昭员外

吴国危机出苧萝,于今尘迹亦消磨。

行人不识楚门怨,商女还能子夜歌。

香径白杨啼野鸟,花洲绿水付群鹅。

虎丘山色依然在,应笑繁华去似梭。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