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亭久已倾,祇有颓基在。
何事往来人,不知容鬓改。
危亭久已倾,祇有颓基在。
何事往来人,不知容鬓改。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久经沧桑的亭子,通过“危亭久已倾,祇有颓基在”这两句,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亭子破败的景象,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接下来,“何事往来人,不知容鬓改”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关注点从物转至人,提出疑问:为何过往的人们,不觉察到自己的容颜与岁月一同改变?这不仅是对个体生命流逝的感慨,也是对世事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此诗借景抒情,通过对武夷山中趋真亭的描写,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事更迭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深沉思考。语言质朴而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栽云种玉,悄山楹、移入翠微深处。
老去闲情无可与,只有此君堪对。
空洞无肠,虚明有窍,节节舍清气。
竹心如此,我心元与相契。
见说墨妙亭边,爱山台下,剩有烟云地。
露叶风梢浑未论,认取岁寒心事。
朝爽横琴,秋阴领鹤,付与闲滋味。
日高响扣,玉声酬我佳句。
楼上春寒,倚危祢、杏花消瘦。
重门外、檐铃四响,落梅风骤。
茶梦做残银烛影,旅魂消尽铜壶漏。
早纱窗、虚处月痕斜,三更后。眠未稳,吟难就。
红炉冷,青绫绉。想雕房曲槛,少年时候。
锦瑟坐调弦索手,罗衣醉拥薰香袖。
到如今、惟只是相思,浓如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