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晋分疆处,雄关控上游。
地寒峰障日,天近鹗横秋。
虎护千年树,人披六月裘。
夜来风不止,严鼓出谯楼。
燕晋分疆处,雄关控上游。
地寒峰障日,天近鹗横秋。
虎护千年树,人披六月裘。
夜来风不止,严鼓出谯楼。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古代边关——龙泉关的景象。诗人严遂成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燕晋地区边境的壮丽风光和独特的气候特点。"燕晋分疆处,雄关控上游",开篇点明地理位置,显示出关隘的重要战略意义,控制着河流上游。
"地寒峰障日,天近鹗横秋",进一步描绘了关隘周围的环境,寒冷的天气使阳光被山峰遮挡,而秋天的天空显得格外开阔,鹰在空中翱翔,增添了苍凉与辽阔的意境。
"虎护千年树,人披六月裘",运用象征手法,老虎守护着古老的树木,暗示了边关的古老与威严,而即使在六月酷暑,守关的人们仍需穿着皮衣,体现了边关生活的艰苦与严酷。
最后两句"夜来风不止,严鼓出谯楼",通过夜晚持续的风声和谯楼上传来的严肃鼓声,渲染出边关的紧张气氛,表达了戍守者的警觉与坚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写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了龙泉关的雄浑与边关将士的英勇,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边塞诗的特色。
良人与我期,不谓当过时。
秋风忽送节,白露凝前基。
怆怆独凉枕,搔搔孤月帷。
忽听西北雁,似从寒海湄。
果衔万里书,中有生离辞。
惟言长别矣,不复道相思。
胡羊久剽夺,汉节故支持。
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
空怀之死誓,远劳同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