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夜苦无寐,起视明月光。
凉风天上来,随月入我堂。
披衣步前除,独立以傍徨。
蟪蛄既已鸣,鸿雁亦来翔。
感此时物变,怨彼去日长。
生非金石姿,安得恒寿康。
忧来不可辍,慷慨吟此章。
遥夜苦无寐,起视明月光。
凉风天上来,随月入我堂。
披衣步前除,独立以傍徨。
蟪蛄既已鸣,鸿雁亦来翔。
感此时物变,怨彼去日长。
生非金石姿,安得恒寿康。
忧来不可辍,慷慨吟此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夜难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与健康的向往。
首句“遥夜苦无寐”,开篇即点出诗人难以入眠的夜晚,暗示内心的纷扰与不安。接着,“起视明月光”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明亮的夜晚场景,月光如水,映照着诗人孤独的身影。
“凉风天上来,随月入我堂。”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与宁静,风与月仿佛有了生命,共同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人披衣而出,漫步在庭院中,独自站立,心中充满了彷徨与思考。
“蟪蛄既已鸣,鸿雁亦来翔。”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蟪蛄的短命与鸿雁的自由翱翔形成鲜明对照,象征着生命的有限与追求的无限。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感此时物变,怨彼去日长。”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当前变化的感慨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诗歌更加贴近人心,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生非金石姿,安得恒寿康。”诗人意识到生命并非永恒不变,表达了对健康长寿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普遍人生问题的探讨。
“忧来不可辍,慷慨吟此章。”结尾处,诗人的情绪达到了高潮,面对无法避免的忧虑,他选择通过吟诵诗歌来释放内心的情感。这一行为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在困境中寻求精神慰藉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秋夜》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健康等主题的深入思考,以及在复杂情感世界中的自我探索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