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
信若山川旧,谁如岁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
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
逶迤春日远,感寄客情多。
地本原林秀,朝来烟景和。
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
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
信若山川旧,谁如岁月何。
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
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
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
逶迤春日远,感寄客情多。
地本原林秀,朝来烟景和。
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襄阳岘山时的所见所感。开篇“昔年亟攀践,征马复来过”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和对征战之马重返故地的情怀。“信若山川旧,谁如岁月何”则是诗人感慨于时光易逝,而自然景观历久弥新。接着,“蜀相吟安在,羊公碣已磨”两句,提到历史人物的故事,表明时间流逝,一切都会变迁。
“令图犹寂寞,嘉会亦蹉跎”这两句,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事迹的回忆和对当下欢聚场面的描绘,表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紧接着,“宛宛樊城岸,悠悠汉水波”生动地勾勒出了襄阳岘山的地理景观,以及汉水流经其间的静谧景色。
“逶迤春日远,感寄客情多”表达了诗人在春日即将过去时,对客居异乡之情怀念倍增。最后,“地本原林秀,朝来烟景和”描绘了一幅山川原野春色浓郁的画面,而“同心不同赏,留叹此岩阿”则表明了诗人与他人的观感虽有差异,但对这片美丽风光的赞叹之情是共同的。
整首诗通过对襄阳岘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文化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于自然美和历史记忆的深切情怀。
怀人非特为能诗,襟抱如君坦复怡。
三径许时无地觅,一生高处只天知。
江湖老梦疏篷惯,灯火凉秋细字宜。
此兴未尝殊往岁,水边唯欠咏黄葵。
秋霁无风日自曛,飞虫偪塞似屯云。
老夫漂荡居夷久,祇恐乘空是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