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社耆英赴夙期,乞身俱及圣明时。
经霜松柏姿弥劲,争道骅骝力已疲。
幸许兼谟为后辈,不妨盖叟是吾师。
年年共约林间醉,世上升沉总不知。
洛社耆英赴夙期,乞身俱及圣明时。
经霜松柏姿弥劲,争道骅骝力已疲。
幸许兼谟为后辈,不妨盖叟是吾师。
年年共约林间醉,世上升沉总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文人聚会的情景,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与相互敬重。诗中以“洛社耆英”开篇,点明聚会的背景与参与者的身份——老一辈的文人学者,他们因“乞身”而得以在圣明之时退隐,享受着人生的另一番乐趣。诗中通过“经霜松柏”与“争道骅骝”的比喻,生动地刻画了这些老者的坚韧不拔与年轻者的疲惫不堪,体现了岁月的流转与人生的不同阶段。
接着,“幸许兼谟为后辈”一句表达了前辈们愿意传授经验、指导晚辈的愿望,而“不妨盖叟是吾师”则强调了老者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更是晚辈们学习的榜样。最后,“年年共约林间醉”描绘了他们每年相聚于山林之间,饮酒赋诗,忘却尘世烦恼的画面,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老一辈文人的智慧与风骨,也表达了对友谊与和谐社会关系的向往,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情趣。
蕉长青笺,笋抽斑管,闷怀欲写无多。
鸾台凤阁,心事久蹉跎。
小搆数篆茅屋,但傍取、千顷澄波。
扁舟系,酒筒茶灶,随意泊烟萝。
知音三两客,朝朝暮暮,百遍相过。
判冷吟闲醉,雅谑狂歌。
风雨不妨闭户,凭栏处、嫩蕊柔柯。
君知否,才情标格,千载忆东坡。
燕云郁嵯峨,形势拱北京。
土厚人劲毅,慷慨意气倾。
一有温恭儒,翘然擢奇英。
夙秉济物志,而无阿世情。
西江赞风纪,顷步怀廉平。
岭海涤氛翳,湖湘亦澄清。
寻登南廌院,爱此霜月明。
中台有徵书,共说选择精。
春残柳飞絮,送别金陵城。
子行勿迟迟,时事方营营。
平生报主心,不为利禄婴。
致远自今始,侧耳闻佳声。
瑞香花,叶如织。其叶非一状,花开亦殊色。
或如玛瑙之殷红,或如玉雪之姿容。
或含浅绛或深紫,细蕤叠萼芬玲珑。
腊后春前花未放,先春独占梅花上。
绕枝芳意露毰毸,万卉千葩总相护。
曈昽旭日照阶墀,淡荡香风拂面时。
初疑沉檀爇宝鼎,亦似兰麝熏人衣。
瑞香花,树高三尺强。
山杏野杏动逾丈,得以幽丛约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