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元日只流离,楚俗今年事事非。
后饮屠苏惊已老,长乘舴艋竟安归。
携家作客真无策,学道刳心却自违。
汀草岸花知节序,一身千恨独沾衣。
五年元日只流离,楚俗今年事事非。
后饮屠苏惊已老,长乘舴艋竟安归。
携家作客真无策,学道刳心却自违。
汀草岸花知节序,一身千恨独沾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在动荡岁月中度过元日(春节)时所作,表达了他流离失所、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五年元日只流离”直接揭示了诗人五年来的生活状态,充满了漂泊不定的苦涩。次句“楚俗今年事事非”暗示了家乡风俗的改变和现实的不如意。
“后饮屠苏惊已老”描绘了诗人饮下新年习俗的屠苏酒,却因时光流逝而惊觉自己已老去,流露出对岁月无情的感叹。“长乘舴艋竟安归”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无处安身,只能常年乘舟漂泊的无奈。
“携家作客真无策”写出了诗人带着家人四处流浪,感到束手无策的困境。“学道刳心却自违”则反映了诗人试图通过修道来寻求心灵寄托,但现实生活的艰难又使这种愿望难以实现,内心矛盾重重。
最后两句“汀草岸花知节序,一身千恨独沾衣”,以汀草岸花的自然更替,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尽的哀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变迁的深深哀伤和无奈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陈与义在战乱年代的个人命运与社会动荡交织的复杂心境。
一日一日复一日,百岁能消几双屐。
玉龙嘶断东溟波,春风吹老南山石。
柳华著水流青萍,琅玕弄影生秋声。
霓裳短衣尚堪舞,髑髅丑眼不再明。
竹马儿童誇疾走,檀板梨园歌白首。
桑根陵谷号饥狐,一夜黄河向西吼。
芒砀山下赤龙子,千古英雄魂不死。
崆峒重揖广成公,笑我携来乱红紫。
羲和尽意驱长云,有酒谁酹田文君。
燕雀纷纷戏鸿鹄,古人道义今无闻。
东家娇娥怯春老,晓镜画眉斗新巧。
开屏自语芙蓉秋,妾颜不似当时好。
一朝一朝又一朝,黄尘车马长安桥。
粗衣藿食养心骨,会看鹏背摩青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