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在白云里,云深泉更深。
岂无千尺绠,空立万松阴。
泉在白云里,云深泉更深。
岂无千尺绠,空立万松阴。
这首元代诗人陈方的《白云泉》,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静深远的画面。
“泉在白云里,云深泉更深。” 开篇两句,诗人将泉水置于白云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白云飘渺,泉水隐匿其中,既表现了泉水的清澈透明,也暗示了其所在环境的高远与神秘。随着云层的加深,泉水似乎也变得更加深邃,这种视觉上的层次感,增强了诗歌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接下来,“岂无千尺绠,空立万松阴。” 诗人设问,是否有人能用千尺长的绳索去触及这深藏于云中的泉水?然而,面对如此深邃的云雾,即便是拥有再长的绳索,也无法触及那深藏的清泉。同时,诗人通过“空立万松阴”这一句,描绘了四周环绕的松树,它们虽挺拔苍翠,却只能徒增一种无法触及的遗憾与空寂感。这里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蕴含了对追求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白云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类有限能力的反思,以及对超越现实束缚的向往。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元代山水诗中的佳作。
我携白玉壶,招邀黄山客。
三年隔阔此登堂,笑我当时欠情别。
腰间锦带解龙泉,手持素扇秋月圆。
酒酣把扇求挥翰,扇上昔有张生所画南归之彩船。
风林飒沓坠霜露,烟涛微茫起汀鹭。
去者不去送者留,立向沙头如有诉。
我心把玩未肯休,恍惚欲动离人忧。
莫忧旧离乐新会,还见新会成离愁。
明朝我献《三都赋》,朔风吹雪燕山路。
君卧梁州旧酒垆,关山月苦看霜兔。
新离旧别俱莫歌,徒为劳心奈若何。
五云散彩凉芃入,且醉堂中金叵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