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端叔有失子悲而庄复遭火焚作此寄之》
《闻端叔有失子悲而庄复遭火焚作此寄之》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一子被夺去,囷廪遭火焚。

冷官寄僧舍,僮仆卧朝昏。

平生五色笔,落纸生烟云。

文章竟何用,袖手声一吞。

东坡昔无恙,豪俊日填门。

君如汗血驹,胆气终逸群。

坡今骑鱼去,众客亦缤纷。

翩然淮海上,霜鬓此身存。

我亦识坡者,一见等弟昆。

乃知水与乳,自然和不分。

心期营一笑,发君双颊温。

那知堕机阱,面上馀唾痕。

我公佯瞌睡,嘲诮了不闻。

遥知读此诗,拊手髯一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朋友遭遇不幸的深切同情与关怀。开篇以“一子被夺去,囷廪遭火焚”两句,简洁有力地勾勒出朋友的双重悲剧:失去爱子,家宅又遭火灾,生活陷入极度困顿之中。接着,“冷官寄僧舍,僮仆卧朝昏”,进一步展现朋友在逆境中的孤独与无助,寄居僧舍,仆人也因生活艰难而疲惫不堪。

“平生五色笔,落纸生烟云”赞美朋友虽历经磨难,但才华依旧,文思如泉涌,笔下生花。然而,“文章竟何用,袖手声一吞”,表达了对文人命运的感慨,即便才华横溢,却难以改变现实的无奈与悲哀。

接下来,“东坡昔无恙,豪俊日填门”,通过对比苏轼昔日的辉煌,反衬出朋友当前的落寞与孤独。而“君如汗血驹,胆气终逸群”则以比喻手法,赞扬朋友虽处境艰难,但依然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坡今骑鱼去,众客亦缤纷”暗示苏轼已远离尘嚣,而朋友却仍在世间奔波。最后,“翩然淮海上,霜鬓此身存”描绘朋友虽年华老去,但仍坚守自我,不改初衷。

“我亦识坡者,一见等弟昆。乃知水与乳,自然和不分”表达了诗人与苏轼之间的深厚情谊,如同水与乳般自然和谐。而“心期营一笑,发君双颊温”则是诗人希望借诗歌传达温暖与慰藉,期待朋友能从悲伤中寻得一丝安慰。

结尾“那知堕机阱,面上馀唾痕。我公佯瞌睡,嘲诮了不闻。遥知读此诗,拊手髯一掀”则展现了诗人对朋友遭遇的深切同情与理解,以及对朋友坚韧精神的敬佩。即使面对困境,朋友仍能保持乐观与豁达,这正是诗人所欣赏并为之感动之处。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蟠梅二首·其二

幸自尘埃不许侵,千盘万结戏相寻。

只缘漏泄春消息,惹动旁人机巧心。

(0)

题慈云阁

不见慈湖二十年,忧心如醉复如颠。

我来忽见慈云阁,恍若慈湖现我前。

(0)

点绛唇·其一登郢州城楼

楼槛凌风,四边浑是青山绕。水空相照。

天末归帆小。家在江南,三径都荒了。何时到。

暗尘扑帽。应被渊明笑。

(0)

柳梢青·其四钓台。绍兴甲子赴试南宫登此,今三十三年矣

一水萦回。参天古木,夹岸苍崖。

三十三年,客星堂上,几度曾来。眼看变化云雷。

分白首、烟波放怀。细细平章,钓台毕竟,高似云台。

(0)

句·其二

诸天互魔扰,救护世尊忙。

(0)

梅溪铺

村北村南春水,山前山后人家。

夜来何处飞雨,流出碧桃数花。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