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著西湖藕似船,青秧绿水正相缘。
漫从略彴无人处,唤得婵娟欲雨天。
云意爱随双桨动,山光祇在短篷边。
小园暇日频来往,老竹乔松看岁年。
好著西湖藕似船,青秧绿水正相缘。
漫从略彴无人处,唤得婵娟欲雨天。
云意爱随双桨动,山光祇在短篷边。
小园暇日频来往,老竹乔松看岁年。
这首宋诗描绘了西湖美景和诗人与友人乘舟游览的惬意时光。首句“好著西湖藕似船”,形象生动地写出湖中荷叶如舟,展现了西湖的生机盎然。接着,“青秧绿水正相缘”进一步描绘了青翠的稻田与碧绿的湖水相映成趣的画面。
“漫从略彴无人处”写诗人随意地穿过简陋的小桥,选择人迹罕至的地方,增添了游赏的宁静与闲适。而“唤得婵娟欲雨天”则以拟人手法,形容天空阴云密布,仿佛在邀请诗人欣赏一场即将来临的雨景,富有诗意。
“云意爱随双桨动,山光祇在短篷边”两句,通过动态的双桨和静止的短篷,表现出诗人与友人悠然划船,欣赏山水之美的情景。最后一句“小园暇日频来往,老竹乔松看岁年”,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小园的喜爱,以及岁月更迭中竹松依旧的感慨,流露出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游赏山水的雅兴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恐是愁来路。借缑山、白云一块,补联秋树。
六折山桥三面水,远却桃花几步。
稳著得、闲鸥无数。
烟火不留林外照,但苍霞、白石都堪煮。
归去也,岂无故。门前只有浮查渡。
问年来、山中甲子,未曾重数。
车马欲通芳草信,访遍终南旧主。
敢正被、猿惊鹤误。
不著胡麻流水远,更一竿、垂向无名处。
谁信道,有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