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是愁来路。借缑山、白云一块,补联秋树。
六折山桥三面水,远却桃花几步。
稳著得、闲鸥无数。
烟火不留林外照,但苍霞、白石都堪煮。
归去也,岂无故。门前只有浮查渡。
问年来、山中甲子,未曾重数。
车马欲通芳草信,访遍终南旧主。
敢正被、猿惊鹤误。
不著胡麻流水远,更一竿、垂向无名处。
谁信道,有人住。
恐是愁来路。借缑山、白云一块,补联秋树。
六折山桥三面水,远却桃花几步。
稳著得、闲鸥无数。
烟火不留林外照,但苍霞、白石都堪煮。
归去也,岂无故。门前只有浮查渡。
问年来、山中甲子,未曾重数。
车马欲通芳草信,访遍终南旧主。
敢正被、猿惊鹤误。
不著胡麻流水远,更一竿、垂向无名处。
谁信道,有人住。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年的词作《贺新凉·隐居》是徐石麒所作,以隐居生活为题材,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超然心境。词的上片通过“恐是愁来路”表达出词人对尘世忧虑的暂时放下,借“缑山、白云”象征隐逸生活的纯净与高洁,将自己融入秋天的景色之中。山桥、流水、桃花和闲鸥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反映出词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下片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恬淡与孤独,“门前只有浮查渡”表达了与外界的隔绝,而“山中甲子未曾重数”则暗示了时间在这里流逝得缓慢,词人仿佛与世隔绝,不受打扰。他探访旧友,却被山中的猿鹤误以为是陌生人,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孤独感。最后,词人选择在远离尘嚣的地方垂钓,享受着无人知晓的宁静,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深深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词人的隐居生活,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深度剖析,展现了词人超脱世俗的追求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