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横染黛碧,波散涌金明。
风微葭苇静,露寒鱼鸟惊。
绝境不得到,愁随归棹生。
山横染黛碧,波散涌金明。
风微葭苇静,露寒鱼鸟惊。
绝境不得到,愁随归棹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泛舟于湖上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愁绪。
首句“山横染黛碧”,以“染黛”形容山色的深邃与浓重,仿佛山峰被黛色的颜料轻轻涂抹,展现出一种深沉而富有层次感的美。接着,“波散涌金明”则描绘了水面在月光下泛起的金色光芒,波光粼粼,金光闪烁,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明亮的氛围。
“风微葭苇静”一句,通过“微风”和“静”的葭苇(芦苇)形象地表现了环境的宁静与和谐,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而“露寒鱼鸟惊”则通过“寒露”和“惊动”的鱼鸟,巧妙地引入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敏感,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生命力。
最后,“绝境不得到,愁随归棹生”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到达理想之地的遗憾和无奈,以及随着船桨划动而产生的愁绪。这种愁绪并非消极的哀叹,而是对美好事物不可得的深刻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迢迢月既望,白露被庭中。
越女理前音,燕服罗清宫。
交游自远方,文彩复无双。
驾言出广陵,将以适曲江。
聊慄此何气,揽观不可穷。
帷车蔽日下,万马悲回风。
水力率已至,神物难为容。
秉意属南山,浩荡惟所从。
上客变其度,陈唱谁与同。
极命以成章,娱乐良未终。
摇光加孟冬,北风何惨慄。
寒至疏众星,蟾兔亦早缺。
四时既潜移,遗迹独难列。
不知空床下,蟋蟀安从出。
宛洛多故人,厚者如胶漆。
及其据要路,负我道非一。
织女无成章,牵牛策不发。
且复守贫贱,振翮各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