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庵生辰十一首·其九》
《云庵生辰十一首·其九》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云庵化去二十载,今日重闻说法音。

觌露全身太分晓,森罗万象自平沈。

攀缘路绝无生死,栽接情忘透古今。

此老伤慈真故态,依前饶舌老婆心。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为庆祝云庵生辰所作的十一首诗之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佛教术语和哲理,展现了对佛法深邃理解与独特见解。

首句“云庵化去二十载”,描绘了云庵法师离世二十年后的情景,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接着,“今日重闻说法音”则表达了对云庵法师教诲的怀念与追忆,仿佛他的声音在某个时刻再次响起,令人感慨万千。

“觌露全身太分晓,森罗万象自平沈”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云庵法师的智慧比作能洞察一切的明镜,使得世间万物在其中清晰呈现,又如同平静的水面,映照出宇宙的奥秘。这里体现了佛法的深邃与广阔,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深刻领悟。

“攀缘路绝无生死,栽接情忘透古今”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精髓。通过“攀缘路绝”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束缚、达到心灵解脱的状态;“无生死”意味着在佛法的引领下,个体能够超越生死轮回的束缚,达到永恒的精神存在。而“栽接情忘透古今”则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无论古今,佛法都能给予人们指引和慰藉。

最后,“此老伤慈真故态,依前饶舌老婆心”以一种幽默而深情的方式收尾。这里的“此老”是对云庵法师的尊称,通过“伤慈”和“饶舌”这两个词,既表达了对云庵法师的怀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对众生的慈悲关怀。整个诗句充满了对云庵法师的敬仰与怀念,同时也传达了佛法的温暖与力量。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释德洪对云庵法师的深厚情感,更蕴含了丰富的佛教哲学思想,通过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表达了对生命、宇宙、真理的思考与感悟。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毅师以次卿诗编见示以二诗还之·其一

云锦当年事,伤心不忍思。

江寒收骨后,山晚断魂时。

直节君何恨,天心我独疑。

老怀无处著,更复把君诗。

(0)

次韵常元明西坑见寄二首·其二

南来贼骑欲凌川,北岭人家自烧原。

闻道西坑堪避地,拟寻鸡犬问桃源。

(0)

次韵草堂主人雨中十首·其九

浴凫飞鹭下横塘,花过莺归草自长。

恰似碧鸡坊口望,浣花溪上一茅堂。

(0)

次韵草堂主人雨中十首·其七

乱来岁月总如流,头白江村不奈愁。

老罢此身何处着,尚堪同倚雨中楼。

(0)

次韵罗仲共山村题咏十首·其四

老去家无定,名高席未前。

如君尚穷约,谁与问苍天。

(0)

次韵次卿林下行歌十首·其八

人情危甚剑头炊,未可云鹏笑一枝。

冠冕窟中元不到,云山堆里复谁知。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