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多车马尘,林塘花木春。
行期济九野,岂止荣一身。
既承郡邑荐,早充观国宾。
徒劳州县苦,谁念绨袍贫。
门多车马尘,林塘花木春。
行期济九野,岂止荣一身。
既承郡邑荐,早充观国宾。
徒劳州县苦,谁念绨袍贫。
这首诗描绘了官场与自然的对比,以及对仕途与个人命运的深思。首句“门多车马尘”描绘了官场的繁忙与喧嚣,车马如流,尘土飞扬,象征着权力与地位的追逐。接着,“林塘花木春”则转向自然界的宁静与生机,林间水塘,花木繁盛,春意盎然,形成鲜明对比。
“行期济九野,岂止荣一身”表达了诗人对更广阔世界和更高远理想的追求,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而是为普天下的百姓谋福祉。这种胸怀超越了个人得失,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既承郡邑荐,早充观国宾”描述了诗人受到地方推荐,成为国家的贵宾,这既是对他才能的认可,也是对他贡献的肯定。然而,“徒劳州县苦,谁念绨袍贫”则流露出对官场辛劳与贫困之人的同情,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感慨,以及对真正关心人民疾苦者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官场与自然,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公正与人性温暖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