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陵方丈纳凉》
《东陵方丈纳凉》全文
宋 / 顾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爱入高明处,云扉策杖登。

暑威消宿雨,清话听高僧。

骤马风檐铁,残星晚殿灯。

山中凉可喜,涧水一泓冰。

(0)
翻译
热爱深入高雅之境,手持杖步入云端之门。
酷暑之威被夜雨消解,与高僧畅谈清心之语。
疾驰的马蹄在风檐下敲击,夜晚殿堂只剩残星闪烁的灯火。
山中的凉意令人欣喜,山涧中有一泓清澈如冰的流水。
注释
爱:热爱。
高明处:高雅之境。
云扉:云端之门。
策杖:手持杖。
暑威:酷暑之威。
宿雨:夜雨。
清话:清心之语。
高僧:高僧。
骤马:疾驰的马。
风檐:风檐下。
铁:敲击声像铁一般。
晚殿灯:夜晚殿堂灯火。
山中凉:山中的凉意。
涧水:山涧流水。
一泓冰:清澈如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顾逢在炎炎夏日造访东陵方丈寺纳凉的情景。首句"爱入高明处"表达了诗人对清幽之地的向往,他选择攀登云扉,暗示着寺宇坐落在崇高的地方。接着,"暑威消宿雨"写出了雨后天气转凉,暑气得以消减,环境清新宜人。

诗人与高僧交谈,"清话听高僧",体现了僧侣生活的宁静和智慧,以及与之交流的惬意。"骤马风檐铁"描绘了寺庙门前的景象,马蹄声在风中回荡,仿佛檐下铁铃般清脆。夜晚,"残星晚殿灯"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星星点点的灯火映照在寂静的殿宇。

最后两句"山中凉可喜,涧水一泓冰"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山中清凉的喜爱,涧水如冰,更显凉意,让人感到舒适宜人。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日山中寺庙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在此处找到的清凉与心灵的宁静。

作者介绍

顾逢
朝代:宋

宋吴郡人,字君际,号梅山樵叟。学诗于周弼,名居室为五字田家,人称顾五言。后辟吴县学官。有《船窗夜话》、《负暄杂录》及诗集。
猜你喜欢

河传·其一春闺

绣帏。深处。夜深私语。衬月银云。

洗花玉雨,雨馀遥指青虹。美人虹。

沉沉春梦和烟绕。相思草。留饲相思鸟。

重帘垂下,博山自爇香鱼。美人鱼。

(0)

醉花阴.重九

西风侧侧催衣袖。凉日犹长昼。

把酒剩茱萸,休说重阳,瞒过愁时候。

年年愁到还依旧。人落登高后。

情愿一年中,分半清明,一样平消瘦。

(0)

花犯.和莼渔咏小圃醉芙蓉作

绕秋池、名姝偃仰,晨妆镜中彻。

蛾眉匀净,渐暖日微酣,分外娇绝。

雪儿小字,凭改唤、红儿丰韵别。

记偷觑、粉腮羞晕,画帘风乍揭。

昨夜梨花梦醒,海棠魂映,一片晚霞秋月。

吟赏处,疑仙手、芳痕重捏。

知还想、锦城艳丽,且试看、繁葩当槛列。

预愁那、玉容憔悴,金樽寒夜歇。

(0)

贺新郎·其三为归悬弓纳姬作

孰为归生老。看翛然乌巾鹤氅,风姿犹好。

偏喜镜台容易觅,扇底嫣然一笑。

况才比、温郎还妙。

架上彩毫应秃尽,须另寻、银管青螺扫。

知长夜,被花恼。莫嗤秋燕同潦倒。

问平生、容成秘术,些些可晓。

种玉仙缘天付与,消受翠鬟娇小。

真妒杀、鹊桥天表。

但得茂陵人似玉,任白头、大妇贻诗诮。

诧掌上,明珠耀。

(0)

虞美人·其四登太白酒楼

齐山几点青螺小。千尺寒波绕。无端舟楫往来忙。

试问千秋谁似谪仙狂。孤城画角烟初暝。

望断江南信。劝君此处莫凭楼。

只恐白云飞去不胜愁。

(0)

菩萨蛮·其一别恨

芳塘弱柳波纹碧。画楼香雨花光湿。梦断晓钟残。

床堆绣被闲。漫将沉水爇。心似丁香结。

啮指暗寻思。相逢定几时。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