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洛阳城》
《过洛阳城》全文
唐 / 于武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

九陌鼓初起,万车轮已行。

周秦时几变,伊洛水犹清。

二月中桥路,鸟啼春草生。

(0)
注释
古来:自古以来。
利:利益。
名:名声。
俱:都。
洛阳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城,位于今河南省。
九陌:指洛阳城中的主要街道,代指整个城市。
鼓初起:清晨鼓声响起,古代用以报时或作为信号。
万车轮:形容车辆众多,代表繁华景象。
周秦:周朝和秦朝,代表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
时几变:时代经历了多次变迁。
伊洛水:伊河与洛河,流经洛阳的两条重要河流。
犹清:仍然清澈。
二月:春季的第二个月份。
中桥路:城中的桥梁与道路,泛指洛阳的景致。
鸟啼:鸟儿的叫声。
春草生:春天里草木开始生长。
翻译
自古以来,名利双收的地方都在洛阳城。
清晨鼓声初响,万千车辆已经开始行驶。
历经周秦多少次变革,伊河洛水依旧清澈。
二月时节,中桥路上,鸟儿鸣叫,春草萌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都洛阳的繁华景象与历史沧桑的图画。"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表明自古以来,洛阳城便是一个集权力与声望于一身的地方。"九陌鼓初起,万车轮已行"则描绘了早晨鼓响时,万辆马车已经开始行走的热闹场景,展现出当时洛阳的繁荣和交通之发达。

接着,"周秦时几变,伊洛水犹清"一句不仅回顾了历史上周、秦两朝在此地兴衰更迭的情形,也通过对比伊洛河依旧清澈,不受历史变迁影响的景象,表达出一种超越时光的恒久与宁静。

最后,"二月中桥路,鸟啼春草生"则是对初春时节的一种描绘。桥边的小道上,早春的草木已经开始萌动,鸟儿在枝头啁啄,这一切都预示着生命力与自然界的更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洛阳城历史变迁与自然美景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历史、自然和文化传承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于武陵

于武陵
朝代:唐   籍贯:会昌时

于武陵,会昌时人。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猜你喜欢

宋左曹湖州宣谕

皇华万斛下苕溪,夹道甘棠映绿漪。

为问只今回首处,曷如它日劝耕时。

恩光才洽腥风静,烽火初消化日迟。

士不明经无足用,乡来殷侑亦如斯。

(0)

甘园寻梅·其二

楮幌春生斗底房,不知冰结夜来霜。

无因领略黄昏月,只遣疏钟管暗香。

(0)

酬云卧白鸡

冠染丹砂雪剪翎,不因风雨废常鸣。

有时失度无人醒,只有刘琨与祖生。

(0)

圆方外明伟室

沙砾不自汰,清明日遄逝。

充此一寸虚,八纮静无翳。

天风卷沧溟,涛山郁岧峣。

悠然一沤灭,中有湛不摇。

方其澄湛时,十日洞无际。

用晦乃全功,何妨九乌毙。

(0)

酬铦朴翁梅花·其二

未利山矾亦可人,圣之和与圣之清。

由来风物须弹压,故遣孤芳集大成。

(0)

卢太君

老颜莹玉卢堂前,明年一百欠一年。

岁时罗拜各有序,四三千指诜诜然。

发白衣斑传冢嗣,子生孙了孙生子。

寸田种德日蕃滋,一气所钟至于此。

寿骨棱棱岁寒后,深拜伽梨问耆寿。

尽将回向南极星,化凶短折为脩龄。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