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关经五度,依旧白云封。
渴马嘶寒涧,劳人荫古松。
行行天路杳,漠漠暮烟重。
不尽登临意,前溪欲信筇。
庾关经五度,依旧白云封。
渴马嘶寒涧,劳人荫古松。
行行天路杳,漠漠暮烟重。
不尽登临意,前溪欲信筇。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庾岭时所见的景色与内心的感受。首句“庾关经五度,依旧白云封”点明了地点和时间,暗示了诗人多次经过此地,而山岭仍旧被云雾覆盖,营造出一种时空流转、自然永恒的意境。
接着,“渴马嘶寒涧,劳人荫古松”两句,通过马儿的嘶鸣和人在古松下的休息,展现了旅途的艰辛与自然的宁静和谐。马儿的渴求与人的劳顿形成对比,而古松的庇护则给人以安慰,体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依赖。
“行行天路杳,漠漠暮烟重”描绘了道路的遥远与模糊,以及傍晚时分烟雾弥漫的景象,给人一种孤独与迷茫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与未知。
最后,“不尽登临意,前溪欲信筇”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程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景的欣赏,也有对旅途劳顿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未知的期待。筇,即竹杖,常用于登山或远行,此处借指行旅中的工具,也象征着诗人对继续前行的决心与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深刻的情感思考,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巧妙融合,引人深思。
支公好骏马,俗以为不韵。
头陀手铦戈,标格乃白俊。
将军起马上,铁腕风雷迅。
朝踏雪山冰,夜眠青冢燐。
豁然悟无生,心花见锋刃。
辟如担夫争,见者笔意进。
关捩偶相触,石火不容瞬。
归来读诗书,如暗得灯烬。
堂堂三圣人,同宗偶异胤。
刻影求飞鸿,雾耶自生晕。
白水涌冰轮,千江同一印。
珠题嵌绝辟,人巧依天匠。
峭绿叠颓岚,青天怯磨荡。
濛濛太始云,旷劫相酝酿。
一自辟玄宫,斧作仙家障。
苍峦夹攲窦,高天入盆盎。
终古容清虚,诸仙几回丧。
真人将上升,先此规图样。
十二楼五城,某天如某嶂。
宫成付黄冠,仙邮侈供帐。
道装俗须眉,只此输天上。
入门似出门,莎畦布平远。
十亩蕃草龙,垂天棼鬘鬋。
古根老巉石,凉荫厚深巘。
茫茫三夏云,有舒而无卷。
分栋理孙枝,凿泉通小畎。
树上酒提偏,波面流杯满。
榴花当觥筹,但诉花来缓。
一呼百螺空,江河决平衍。
流水成糟醨,鬓髭沾苔藓。侍立尽酲颠,不辨杯与?。
翘首望裈中,天地困沈沔。
未觉七贤达,异乎三子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