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芦岸双蟹图》
《题芦岸双蟹图》全文
清 / 戴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霜沈芦絮九秋天,寂寂平沙漠漠田。

浅水有波随岸曲,野花无主为谁妍。

墨痕带雨疑翻壁,笔势回空欲破烟。

老眼展看生色喜,羡君黄甲手中悬。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芦苇岸边景象。首句“霜沈芦絮九秋天”,以“霜沉”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深秋时节霜降后芦苇的景象,芦絮在寒霜中显得格外洁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氛围。“寂寂平沙漠漠田”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辽阔,仿佛一片无人问津的荒野,给人一种孤独而深远的感受。

接着,“浅水有波随岸曲,野花无主为谁妍。”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水边的动态美与静态美的和谐统一。浅水轻轻波动,随着岸边曲线摇曳,而野花虽无主人欣赏,却依然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展现出自然界的独立与自由。

“墨痕带雨疑翻壁,笔势回空欲破烟。”这两句转而描写一幅画作,通过“墨痕”和“笔势”的描绘,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墨迹仿佛在雨中翻滚,笔触在空中挥洒,似乎要穿透烟雾,创造出一种虚实相生、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

最后,“老眼展看生色喜,羡君黄甲手中悬。”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画家才华的赞赏。诗人仿佛老眼重见光明,对画中的色彩感到欣喜,羡慕画家能够将如此生动的画面呈现在自己眼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艺术作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艺术创作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戴梓
朝代:清

(1648—1725)清浙江钱塘人,字文开。通天文算法,能自制火器。三藩乱时,以布衣从康亲王杰书军,授道员。战后,得康熙帝召见,授侍讲,参与纂修《律吕正义》。后遭人谗毁,谪戍关东,靠售书画文字度日。所造“连珠铳”,实为原始机关枪。有《耕烟草堂诗钞》。
猜你喜欢

先约九日共城中诸贤友登瑶台至日风雨大作予处荒村无菊酒自娱闭门兀坐终日晚命童儿取笔书近体诗明日寄与约者

物外仙台许共游,幅巾藜杖映清秋。

黄华空叹岁年暮,白发不禁风雨愁。

有帖催租败诗兴,无钱对酒恐囊羞。

明年再会俱强健,一蹑凌云到上头。

(0)

过东吴岭

东峰西峰相对起,南人北人来经过。

潭光清心漾天影,松声聒耳鸣云和。

马蹄凌兢陟石磴,猿臂联引垂岩阿。

举头西望见姑射,烟林远绕青嵯峨。

(0)

无题二首·其一

蜘蛛结网为何忙,作茧春蚕自速亡。

只有蜜蜂甜得味,终身受用百花香。

(0)

修竹芙蓉四首·其三

竹上当年泪未消,又将红粉湿鲛绡。

月明听鼓云中瑟,魂断苍梧尚可招。

(0)

与俞原肃留别十首·其七

别时容易见时难,和恨和愁写一摊。

若遇后来相忆处,聊将纸上笔踪看。

(0)

醉吟四首·其三

大海渺无垠,自非人力为。

天作与地设,古有何人知。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