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辱空中响,迷真逐妄想。
观其所由来,尽属虚捞攘。
荣辱空中响,迷真逐妄想。
观其所由来,尽属虚捞攘。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印肃所作的《金刚随机无尽颂》中的第五部分,名为“离色离相分第二十”。诗中以“荣辱空中响”开篇,形象地描绘了世事如梦幻泡影,荣华富贵和羞辱困苦在世间流转,如同空中的回声,虚幻不实。接着,“迷真逐妄想”表达了世人往往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追逐那些虚无的欲望。诗人进一步指出,观察这些现象的根源,都是“虚捞攘”,即人们在虚幻的世界里盲目追求,如同徒劳无功的捞取。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佛教关于人生无常、一切皆空的教义,强调了摆脱执着、明辨真伪的重要性。作为禅宗诗,它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修行指导意义。
一片银云湿。记当时、鞭丝帽影,马蹄得得。
万缕千丝都不见,只见太行山色。
且莫问、春风消息。
琼屑洒空飞不住,扑征衫、还道杨花白。
曾听到、玉门笛。家乡万里程程隔。
有弯环、鉴湖一曲,垂条似织。
回首若耶溪畔路,溪水鱼鳞自碧。
怕镜里、眉痕非昔。
二十年来人事换,向画图、重认陶彭泽。
归去好,渭城客。
馀寒禁柳,淡日烘花,护春不卷。
半枕瞢腾,香魂只恋鸳被暖。
别路芳草萋萋,向个中寻惯。
却恨金衣,一声声唤人转。
慵展情澜,拨红瓷、未消沉倦。
小姑催起,真珠无心细绾。
刺绣绷边强坐,也拈针线。
忽又回身,流苏早见双掩。
多少分离话。细思量、柔肠欲断,泪珠待洒。
此去蓉江只一水,山色波光如画。
闻说道、海棠开也。
料得那人花底立,小桃边、一带朱栏亚。
明月里,春风夜。罗衣宽尽鸳鸯带。
镇日间、不情不绪,锁眉难解。
愁里光阴容易过,须识好春难买。
将别后、离怀细写。
目送飞鸿天际远,意迟迟、闷倚秋千架。
慵自把,残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