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篷疏雨共船窗,水为离人夜送淙。
白日浮云连北阙,清秋晴黛过西江。
文章王勃虚前阁,风土扬州亦故邦。
此后应怜重回首,洛澄孤影对银缸。
短篷疏雨共船窗,水为离人夜送淙。
白日浮云连北阙,清秋晴黛过西江。
文章王勃虚前阁,风土扬州亦故邦。
此后应怜重回首,洛澄孤影对银缸。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情感深沉而细腻。首联“短篷疏雨共船窗,水为离人夜送淙”,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送别时的景象:短小的船篷下,稀疏的雨滴与船窗相伴,水面仿佛在为即将远行的离人送行,潺潺的流水声如同离别的低语,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颔联“白日浮云连北阙,清秋晴黛过西江”,转而描写白天的景色,白日里,浮云与北宫相连,清秋时节,晴空如黛色般深邃,越过西江,展现出广阔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含着对远方的期待和憧憬。
颈联“文章王勃虚前阁,风土扬州亦故邦”,将目光转向文化与历史,提到王勃的前阁,暗示了文人的风骨与才华;同时,提及扬州,作为古代的文化重镇,表达了对友人所去之地的尊重与向往,也寄托了对友情与文化的深厚情感。
尾联“此后应怜重回首,洛澄孤影对银缸”,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思念与期待。想象着未来友人回望时的情景,洛澄(可能指清澈的水或某种象征)中映出的孤独身影,与银缸(可能指月光下的灯)相对,既展现了别后的寂静与孤独,也蕴含了对再次相聚的渴望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送别时的深情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送别佳作。
泬寥千里寒空色,谁教玉龙轻占。
望里仍飞,愁边又聚,不许梨花香泛。
阳台恨敛,漫提起巫峰,那回春感。
梦雨苍凉,楚腰羞向近来减。
探梅曾约旧崦,鹤衣寻径处,幽境空念。
澹欲黏天,浓应酿雪,赢得今番凄黯。山螺翠掩。
更隐约疏林,墨痕低染。界破冥濛,冷鸦三四点。
依然东野先生也,门径萧条如寄。
谁家梁肉,到处笙歌,岂识广文风味。
数朵黄花,点缀西风篱落。
归去来兮,还未怪、归来却剩,秋光无几。娓娓。
剪烛窗前夜话,公瑾醇醪相对。
此夕衔杯,昨朝倾盖,北地南天千里。
我自渔舟醉舞,如君高致,休赋不才长弃。
只襄阳耆老,暂栖衡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