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同寅潘应昌游钟山韵三首·其一》
《再和同寅潘应昌游钟山韵三首·其一》全文
明 / 黄仲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丘陇高低六代陵,谁将尊酒酹遗灵。

蚀残断础荒苔合,剥尽丰碑野烧经。

樵唱幽林空谷应,渔归芳渚晚风腥。

英雄割据成何事,依旧青山枕翠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钟山历史遗迹的沧桑变迁与自然景观的壮丽。诗人以“丘陇高低六代陵”开篇,点出钟山作为六朝古都陵墓的象征,暗示了历史的更迭与时间的流逝。接着,“谁将尊酒酹遗灵”一句,表达了对逝去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仰之情,同时也引出了对历史遗迹现状的感慨。

“蚀残断础荒苔合,剥尽丰碑野烧经”两句,通过描述历史遗迹的破败景象,如残缺的石基被青苔覆盖,丰碑上的文字被野火烧毁,形象地展现了时间对历史的侵蚀与遗忘。这种对比强烈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现实的苍凉。

“樵唱幽林空谷应,渔归芳渚晚风腥”则转向自然界的生动描绘,通过樵夫的歌声在幽深的树林中回荡,以及渔舟归来时晚风带来的腥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考。

最后,“英雄割据成何事,依旧青山枕翠溟”两句,诗人反思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他们的纷争与权力争夺最终留下了什么?答案是“依旧青山枕翠溟”,即历史的尘埃落定后,青山依旧,自然永恒。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人生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对时间和自然的敬畏之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与自然景观的描写,巧妙地融合了历史的沉思、自然的感悟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黄仲昭
朝代:明

(1435—1508)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猜你喜欢

送陈检讨子鲁归省

风生牛渚秋,雨霁龙江晓。

白浪送归舟,青山阅飞鸟。

夫君清时彦,意气何矫矫。

旅食金陵春,久视玉堂草。

顾问每生辉,论思足行道。

念彼慈闱亲,容发日衰老。

陈辞谒圣明,予告感玄造。

违离未必愁,会晤岂为好。

推恩及存亡,真足慰怀抱。

(0)

和韦苏州韵送潘德渊

客行有程期,持觞不复待。

引领望天台,解维发淮海。

杳杳云树苍,悠悠岁时改。

愿子勿迟留,高堂华发在。

(0)

沙间桃林

十里芳桃蒸晚霞,一川红雨点溪沙。

莎汀浪煖渔舟出,茅屋风轻酒旆斜。

陌上筦弦多醉客,林间鸡犬有仙家。

此中疑是秦人种,策杖寻源逐落花。

(0)

病中遣怀柬王居贤监税

客中伏枕值清和,强起推窗看雨过。

万片晴云归太华,千岩流水灌长河。

菜挑翠缕初登俎,杏缀黄金重压柯。

为问维扬老诗伯,杖藜携酒乐如何。

(0)

喜雨和朱宣韵

时逼新秋旱愈加,穰穰无复满田车。

云头迸电金绳出,雨脚垂天玉柱斜。

蜗上空墙留篆字,蚓穿平地破苔花。

使君亭上诗成后,为播芳名及远遐。

(0)

和陈克斋清明登瑶台有感·其二

物外仙山十二台,松间骑马记曾来。

思乡怀古肠堪断,感物伤时眼倦开。

窈窕一声青玉案,葡萄千斛紫霞醅。

无边花柳皆愁思,何事东君费剪裁。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