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绛都春.旧上声韵,今改平声》
《绛都春.旧上声韵,今改平声》全文
宋 / 陈允平   形式: 词  词牌: 绛都春

秋千倦倚,正海棠半坼,不耐春寒。

殢雨弄晴,飞梭庭院绣帘闲。梅妆欲试芳情懒。

翠颦愁入眉弯。雾蝉香冷,霞绡泪揾,恨袭湘兰。

悄悄池台步晚。任红薰杏靥,碧沁苔痕。

燕子未来,东风无语又黄昏。琴心不度春云远。

断肠难托啼鹃。夜深犹倚,垂杨二十四阑。

(0)
鉴赏

这首宋词《绛都春·旧上声韵,今改平声》是陈允平的作品,描绘了一幅秋千独倚、春意阑珊的画面。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海棠花开半放时的慵懒与愁绪。

"秋千倦倚",以秋千为引,暗示了主人公的闲适与无聊,"海棠半坼,不耐春寒"则点出季节转换,春寒料峭,海棠花尚未完全盛开,透出一丝淡淡的哀愁。"殢雨弄晴",写雨后天晴,如同女子的心情,时而阴郁时而开朗,"飞梭庭院绣帘闲"则描绘了庭院的宁静和主人公内心的孤寂。

"梅妆欲试芳情懒",以梅花比喻女子的淡雅,但因心情慵懒而未能尽展其美。"翠颦愁入眉弯"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的愁容,眉宇间的忧郁如画。"雾蝉香冷,霞绡泪揾,恨袭湘兰",运用象征手法,雾气中的蝉声和冷香,以及擦拭眼泪的霞色轻纱,都烘托出主人公深深的哀怨和对湘兰(一种花卉)的思念。

下片转而描绘室外景色,"悄悄池台步晚",黄昏时分,主人公独自在池台漫步,"红薰杏靥,碧沁苔痕",以杏花和青苔的色彩对比,渲染出凄美的氛围。"燕子未来,东风无语又黄昏",借景抒情,表达孤独和期待。

最后,"琴心不度春云远",琴声无法传递远方的心意,"断肠难托啼鹃",内心的痛苦难以寄托,只能听凭杜鹃鸟的啼叫。"夜深犹倚,垂杨二十四阑",夜晚深沉,主人公仍倚靠在垂杨下的栏杆,孤独无依。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展现出一个女子在春日里的寂寞与哀愁。

作者介绍
陈允平

陈允平
朝代:宋   字:君衡   号:西麓   籍贯: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   生辰:1215-1220

陈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县)人。生卒年俱不确定,前人认为“把陈允平的生年定在宁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间(1215-1220)比较合理”,“卒年疑在元贞前后,与周密卒年相去不远”,暂依之。少从杨简学,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有诗集《西麓诗稿》,存诗86首,《全宋诗》另从《永乐大典》辑3首,从《诗渊》辑50首,共计139首。有词集《日湖渔唱》和《西麓继周集》,各存词86首和123首,还有5首有调名而无词,《全宋词》无另辑者,共计209首。 
猜你喜欢

题唐寅嵩山十景·其二倒景台

招邀驭风客,伯仲绝尘子。

设非战胜人,骇目神越矣。

(0)

题汉玉碗

逢占讵待少君知,曰白应思涅不缁。

杯閜之间自伯仲,珷玞以下那追随。

腹空漫设游辞诮,色泽还看英气蕤。

慨想茂陵终复出,达观拟事鄛人椎。

(0)

玉河进舟至玉泉山作·其三

溯洄因至水源头,别馆芳菲足憩留。

今日香山驻清跸,翠峰早喜近迎眸。

(0)

玉河进舟至玉泉山作·其一

一雨昆明水涨波,夹川农事阅如何。

云黄遍硕高牟穗,毯绿才分嫩稻科。

(0)

砌苔蚓出泉,庭树雀弄响。

露气既滃匼,溪烟正苍莽。

大哉造化功,转旋易反掌。

宁即忘忧愁,已殊观气象。

志廑三时遥,心周九㝢广。

畿南况密迩,尺泽群资仰。

密云如解作,冀被无偏党。

(0)

祈谷礼成述事

玉梯廿七摄齐升,奠璧拳拳若弗胜。

大礼躬行今十九,洪禧永锡冀云仍。

鸣球声引羽干舞,燎火明通翡翠灯。

三白虽沾伫优贶,退瞻遥岫起云缯。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