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彝士河》
《苏彝士河》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龙门竟比禹功高,亘古流沙变海潮。

万国争推东道主,一河横跨两洲遥。

破空椎凿地能缩,衔尾舟行天不骄。

他日南溟疏辟后,大鹏击水足扶摇。

(0)
鉴赏

这首诗《苏彝士河》由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对苏彝士河的赞美与展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类改造自然的豪情。

首联“龙门竟比禹功高,亘古流沙变海潮。”将苏彝士河与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相提并论,赞美其工程之伟大,如同将亘古的沙漠变为汹涌的海潮,形象地展示了河流改造自然的壮举。

颔联“万国争推东道主,一河横跨两洲遥。”进一步强调了苏彝士河作为连接东西的桥梁作用,象征着它在国际交流中的重要地位,犹如万国竞相推崇的东道主,跨越遥远的洲际,架起沟通的桥梁。

颈联“破空椎凿地能缩,衔尾舟行天不骄。”运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苏彝士河开凿过程的艰难与壮观,仿佛在空中挖掘,在大地深处留下痕迹,船只相连,穿越天际,却无丝毫骄傲,体现了人类面对自然时的谦逊与勇气。

尾联“他日南溟疏辟后,大鹏击水足扶摇。”展望未来,设想苏彝士河疏浚完成后,如同大鹏展翅,击水而上,扶摇直上九万里,寓意着苏彝士河的建设不仅对当前具有重大意义,更对未来世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象征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飞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既表达了对苏彝士河这一伟大工程的赞叹,也寄托了对人类智慧与勇气的颂扬,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野亭

一到幽亭上,萧然净客心。

竹深风细细,柏古气森森。

畏日背斜照,珍禽共好音。

未能还小隐,即此是山林。

(0)

寄冯当可

合散真堪笑,回头迹已陈。

交情元共月,乐事不关春。

委俗终违己,耽经亦醉人。

行藏随所遇,了此百年身。

(0)

栗鼻峡遇风

平生知任运,一切听天公。

身世浮江木,功名水上风。

圣人齐觉梦,俗士较穷通。

眼底无穷事,飞花本自空。

(0)

送赞可参议赴临安倅三首·其二

纷纷称别驾,天邑独为荣。

日月光偏近,云霄路正平。

几年留楚峡,一旦上蓬瀛。

廊庙皆知己,弹冠意气生。

(0)

送郑宣抚三首·其一

棹发嘉陵即帝庭,山川草木若为情。

忠嘉但有三千牍,威爱犹传十万兵。

天象共符虚右席,坤维一带失长城。

西南所系安危大,何止雪山分重轻。

(0)

居官一首呈大受明举

未有林泉分,红尘且强颜。

最怜官舍僻,不羡野人闲。

疏密门前树,高低城上山。

偶逢佳客至,纵步得追攀。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