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亦已久,涛声隐尺梢。
无琴当寄韵,有鹤不能巢。
薄养非求俭,孤情或见嘲。
何须深壑上,始会化长蛟。
抑郁亦已久,涛声隐尺梢。
无琴当寄韵,有鹤不能巢。
薄养非求俭,孤情或见嘲。
何须深壑上,始会化长蛟。
此诗《盆松》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通过描绘盆中之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抑郁与坚韧。
首句“抑郁亦已久”,开篇即点出诗人内心的压抑情绪,时间之久,可见其心情之沉重。次句“涛声隐尺梢”,以“涛声”隐喻内心的波澜起伏,而“尺梢”则暗示了这种情感的细微与难以察觉,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复杂与微妙。
“无琴当寄韵,有鹤不能巢。”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在没有琴的情况下,诗人只能将情感寄托于韵律之中;即便有鹤相伴,却无法在盆中筑巢,象征着诗人虽有伴侣,但生活空间的局限与不自由。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鹤通常象征高洁与自由,但在盆中却无法实现其自然的生活状态,暗喻了诗人在现实中的束缚与挣扎。
“薄养非求俭,孤情或见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他人看法的淡然。他并不追求节俭的生活方式,而是因为环境所限;他的孤独之情或许会被他人嘲笑,但他对此并不在意。这体现了诗人的独立人格和对自我价值的坚守。
最后,“何须深壑上,始会化长蛟。”诗人以深壑上的蛟龙为喻,表达了自己并不需要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才能展现真正的力量和价值。这里的“蛟龙”象征着诗人的潜能与内在的力量,即使是在看似平凡甚至受限的生活中,也能展现出非凡的风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盆中松树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孤独以及对自由与自我价值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寓意深刻,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表达。
昔余早谢红尘鞅,诛茅结屋青山上。
青山偃蹇如傲人,我意不与山相让。
日出群峰雾露馀,乾坤俯仰如冰壶。
翠竹丹枫列图画,清泉爽籁鸣笙竽。
架有诗书尊有酒,尽洗胸中旧尘垢。
升沈荣辱岂吾忧,耳目肺肠皆我有。
年来失计辞故乡,应召万里朝明光。
圣恩特畀西江节,要令士俗回淳庞。
驰驱誓竭驽骀力,世路多虞苦难测。
半生心事竟沈冥,依旧尘埃满胸臆。
昨宵飞梦乡山陬,看山转觉心含羞。
寄语移文未须作,琴书非久归林丘。
百辟朝趋紫禁中,衣冠何幸蹑仙踪。
鸡人才唱沈残漏,凤阙将开动曙钟。
天仗入时云拥道,霓旌度处露零松。
月临太液金为水,花满蓬莱锦作峰。
韶乐九成仪彩凤,云车五色驾飞龙。
阶前红影开宫扇,殿上清光识圣容。
鹓鹭两班星拱极,梯航万国水朝宗。
霞凝画阁晴光烂,柳拂雕阑翠色浓。
星列泰阶俱灿灿,春生黼座自雍雍。
儒臣朝罢方归院,又促摛辞入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