滮湖云物暗轻舟,和雨和烟一倚楼。
飞阁横空云欲住,长河夹镜月偏留。
檐楹北面虚危近,江海东流日夜浮。
只此红尘飞不到,人间何处有丹丘。
滮湖云物暗轻舟,和雨和烟一倚楼。
飞阁横空云欲住,长河夹镜月偏留。
檐楹北面虚危近,江海东流日夜浮。
只此红尘飞不到,人间何处有丹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烟雨迷蒙中的楼阁美景。诗人彭孙贻以细腻的笔触,将云雾缭绕的湖面、轻舟与烟雨交织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滮湖云物暗轻舟,和雨和烟一倚楼",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仿佛读者也置身于这烟雨之中,与轻舟共倚高楼,感受自然界的温柔与神秘。
接着,"飞阁横空云欲住,长河夹镜月偏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楼阁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之美。飞阁在空中横跨,似乎要留住飘渺的云朵,而长河如镜子般映照着月亮,月光在水中留下独特的倒影,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与美感。
"檐楹北面虚危近,江海东流日夜浮",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楼阁与自然界的相对关系。檐楹与北面的虚空形成对比,暗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而江海的东流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永恒的循环,体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深刻的理解。
最后,"只此红尘飞不到,人间何处有丹丘",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净土的向往。"红尘"象征世俗的纷扰与喧嚣,而"丹丘"则是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代表着理想中的宁静与美好。这两句诗不仅深化了主题,也寄托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