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岁之所怀,岂缘耄疾躬。
上有明主仁,德比三圣隆。
人生非草木,宁昧造化功。
出身儋禄爵,道存敬与忠。
夙秉高洁心,况闻贤达风。
焉能甘淟涊,委躯侪凡庸。
终岁之所怀,岂缘耄疾躬。
上有明主仁,德比三圣隆。
人生非草木,宁昧造化功。
出身儋禄爵,道存敬与忠。
夙秉高洁心,况闻贤达风。
焉能甘淟涊,委躯侪凡庸。
这首诗表达了对杨公展的深切缅怀与崇敬之情。诗人以“终岁之所怀”开篇,强调了对杨公展长久以来的怀念,不仅仅是出于年老体衰的感慨,而是因为对其品德的敬仰。接着,诗人提到“上有明主仁”,暗示杨公展在君主面前的表现,显示了其高尚的道德品质,堪比古代圣贤。
“人生非草木,宁昧造化功”一句,诗人通过类比,说明人并非无情之物,每个人都能感知到自然法则和道德的力量。这不仅是对杨公展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所有人应遵循道德准则的呼吁。
“出身儋禄爵,道存敬与忠”表明杨公展虽出身于低微,但其内心坚守正道,对君主恭敬且忠诚。这体现了他的人格魅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夙秉高洁心,况闻贤达风”进一步赞扬杨公展的高洁品质,即使在贤达之风的熏陶下,他的品行依然如故,不为世俗所染。
最后,“焉能甘淟涊,委躯侪凡庸”表达了诗人对杨公展不愿与平庸之人同流合污的态度的赞赏,强调了他对杨公展独特人格的钦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公展生平事迹的简述和对其高尚品德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道德价值的坚持。
瘦蟾如唤冰魂起,深深画檐巡笑。
笛韵停吹,琴丝罢理,孤立苍苔清悄。江南信早。
问绿萼芳华,几生修到。
素手拈来,满身香雾鬓云绕。
疏林夜凉试伫,隔花人似玉,谁诉幽抱。
小摘琼英,低揎翠袖,指上春风多少。罗浮梦杳。
有鹤使闲情,兔辉微照。插向铜瓶,一枝斜更好。
纸窗风裂。搅碎檐牙铁。
更冻雨廉纤,和长夜、欺人情劣。
心头耳畔,打迸著销魂,小梅边,修竹里,点点真愁绝。
关山梦远,断送人轻别。
待卜与晴时,只除是、五更微雪。
鸳衾耐冷,准拟不成眠,篆香残,谯鼓涩,灯影看明灭。